送江致远归建昌

翩然归兴不吾留,应为高堂念远游。

数日语离良作恶,几时书到得无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

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突然兴起回家的心意,不再被挽留。
这几天的离别话语似乎带来不快,何时能收到你的书信消除我的忧愁?
傍晚时分,青山翠竹间,秋色渐浓。
深夜西风中,茅草小店映着月光,醉酒后吟诗应无需苦思冥想。

注释

翩然:轻盈的样子。
归兴:回家的念头。
不吾留:没有留住我。
高堂:父母长辈。
语离:离别的话语。
良作恶:带来好与坏的感觉。
书到:书信送达。
无愁:没有忧愁。
白沙:洁白的沙地。
翠竹:青翠的竹子。
千山:连绵的群山。
晚:傍晚。
朱实:红色的果实。
黄花:黄色的花朵。
万里秋:广阔的秋天景色。
后夜:深夜。
西风:秋风。
茅店:简陋的小客店。
冥搜:深思熟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送江致远归建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送别朋友时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翩然归兴不吾留”,表现了朋友离去的决心和坚定,而“我”则是无力挽留,只能默默祝愿。"应为高堂念远游",诗人提醒自己应该像古代隐逸那样去思考远行者的志向。

“数日语离良作恶”,这里的“数日”指的是短暂相聚的时光,“语离”则是别离之情。"几时书到得无愁",表达了对友人书信的期待,以及希望通过书信来减少相思之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白沙和翠竹构成一副静谧的画面,而远处则是万里的黄花盛开,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气氛。

“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诗人在后半夜的清风中,借助酒意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不需要过多的思索和寻找。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的情感描写,以及景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一种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许判官志仁

是行犹及豫章春,闻说逢迎有故人。

倾盖为君殊快意,掺袪令我重伤神。

向阳花木初开叶,得雨蛟龙已转身。

江上新晴应更好,绿杨如幄草如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南仲守象州

熊轼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

荣观共作叹嗟语,静念独伤离别情。

畏景逼人才数日,脩涂计此始三程。

至时应在中元后,好寄双鱼慰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彦逢弟赴西兴盐场

闻道西兴去,全家共小舟。

别离江北岸,怀抱海东头。

闪闪风帆远,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许,应为故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徐次公罢历阳任归三衢

闻说家书赋鹡鸰,归欤难弟见难兄。

接联本作二年调,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国一犁春雨足,长江三板暮潮平。

烂柯况是神仙宅,招隐诗成好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