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琼处士画海涛

巨鳌转侧长鳅翻,狂涛颠浪高漫漫。

李琼夺得造化本,都卢缩在秋毫端。

一挥一画皆筋骨,滉漾崩腾大鲸臬。

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骊龙窟。

昔年曾要涉蓬瀛,唯闻撼动珊瑚声。

今来正叹陆沉久,见君此画思前程。

千寻万派功难测,海门山小涛头白。

令人错认钱塘城,罗刹石底奔雷霆。

形式: 古风

翻译

巨大的海龟翻滚,长鳅跳跃,疯狂的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李琼仿佛掌握了自然的奥秘,将浩渺世界缩绘于细微笔尖。
每一笔一画都充满力量,如鲸鱼在水中激荡,气势磅礴。
树叶拍打仙舟摇晃似要沉没,下方似乎是黑龙的巢穴。
往昔渴望跨越仙境蓬莱瀛洲,只听到珊瑚摇动的声响。
而今感叹陆地沉寂已久,观此画让我怀念起那远大的志向。
江河汇聚,其功绩深不可测,海边的山峰虽小,浪头却白沫飞溅。
这画面让人误以为是钱塘江畔,罗刹石下雷鸣般的潮水奔涌。

注释

巨鳌:巨大的海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长鳅:细长的泥鳅,这里形容海中生物活跃。
狂涛颠浪:形容波涛极其汹涌。
李琼:可能指代画中高手或画家。
造化本:自然的本源,创造万物的根本。
都卢:全、整个,此指全部自然景象。
秋毫端:秋天鸟兽的细毛尖端,比喻极细微之处。
一挥一画:描绘动作,指作画时的每一笔。
筋骨:比喻画中物象强健有力。
滉漾:水波动荡的样子。
大鲸臬:大鲸的比照,形容画中物的巨大与壮观。
叶扑仙槎:叶子拍打神仙乘坐的木筏。
骊龙窟:黑龙的洞穴,喻深邃神秘之地。
昔年:往昔,从前。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撼动珊瑚声:形容海底世界的奇妙声音。
陆沉:比喻国家或地区沉沦,不兴盛。
前程:未来的路程,引申为未来的希望或目标。
千寻万派:形容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海门山:泛指海边的山,不一定特指某一座山。
涛头白:浪花因冲击变得雪白。
钱塘城:即杭州,以钱塘江潮闻名。
罗刹石:传说中的恶鬼之石,此处形容水势凶猛。
雷霆:形容水声如雷鸣般轰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琼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一幅关于汹涌波涛的画作。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画中的海浪之巨大与动态,以及画家的高超技艺。

"巨鳌转侧长鳅翻,狂涛颠浪高漫漫"一句,以“巨鳌”(即大龟)与“长鳅”(即大鱼)比喻海浪的巨大和翻腾状,形象地描绘了汹涌澎湃的波涛。

接下来的"李琼夺得造化本,都卢缩在秋毫端",则表明李琼掌握着创造自然之本源的能力,其笔法精妙到如同细小的“秋毫”(即极细微的毛发)。

"一挥一画皆筋骨,滉漾崩腾大鲸臬"进一步强调了李琼画作中的力量与生命力,每一次挥洒都充满了动感和结构感。

"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骊龙窟"则描绘了波涛之中仿佛有巨大生物(“骊龙”)潜藏其间,这种想象力增添了画作的神秘性和深度。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回忆起往昔曾经想要涉足探索这类汹涌波涛,然而只是听到了如同撞击珊瑚的声音。现在面对李琼的画作,不禁感慨时间已久,而画中的意境却让人联想起过去的壮阔。

最后几句"千寻万派功难测,海门山小涛头白。令人错认钱塘城,罗刹石底奔雷霆"则表达了对这幅画技艺之高超、构思之宏大无边的赞叹,甚至连“海门山”和“钱塘城”的壮观景象也被融入其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琼艺术成就的一种颂扬,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表现大自然力量与美感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

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

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形式: 古风

巫山高

巫山高,巫女妖。

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

千岩万壑花皆坼,但恐芳菲无正色。

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形式: 乐府曲辞

灵松歌

灵松灵松,是何根株。盘擗枝干,与群木殊。

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八月天威行肃杀,万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痴冻顽冰如铁坚,重重锁到槎牙颠。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

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乍似苍龙惊起时,攫雾穿云欲腾跃。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千年朽蘖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

安得良工妙图雘,写将偃蹇悬烟阁。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

形式: 古风

还人卷

李白李贺遗机杼,散在人间不知处。

闻君收在芙蓉江,日斗鲛人织秋浦。

金梭劄劄文离离,吴姬越女羞上机。

鸳鸯浴烟鸾凤飞,澄江晓映馀霞辉。

仙人手持玉刀尺,寸寸酬君珠与璧。

裁作霞裳何处披,紫皇殿里深难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