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十六首(其八)

束笋投来,展素册、分行罗布。

指星宿,三垣列舍,各依躔度。

面貌难猜鬷蔑丑,姓名那识颜标误。

待揩摩、老眼认参军,如遮雾。

白圭玷,青蝇污、兼金屑,黄沙淤。

自披寻,斜斜整整,虫鱼夹注。

爱者兼存题品字,弃之还载瑕疵句。

比文昌、禄籍更分明,堪凭据。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书籍整理与鉴赏的深刻感悟。

首先,“束笋投来,展素册、分行罗布”,以“束笋”比喻书籍,形象地展现了书籍被整齐排列的情景,如同嫩笋般有序。接着,“指星宿,三垣列舍,各依躔度”,运用天文学的比喻,将书籍中的内容比作星宿和天宫,强调了书籍中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每本书如同星辰,各有其位置和价值。

“面貌难猜鬷蔑丑,姓名那识颜标误”,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书籍内容的深入理解并非易事,需要仔细阅读和辨识,如同识别面容和姓名一样,需要细心观察和记忆。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人物鬷蔑和颜标的名字,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

“待揩摩、老眼认参军,如遮雾”,进一步描述了阅读过程中的挑战,需要克服眼力衰退的问题,如同在雾中寻找道路,需要耐心和努力。同时,也暗示了阅读是一种探索未知、挑战自我认知的过程。

“白圭玷,青蝇污、兼金屑,黄沙淤”,这几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书籍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瑕疵,如白玉上的斑点、苍蝇的污迹、金子中的杂质、黄沙的淤积,强调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不完美性,同时也体现了对这些瑕疵的包容和理解。

“自披寻,斜斜整整,虫鱼夹注”,这里描述了阅读时对注释的重视,无论是正文中还是旁注,都可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解读,如同在书籍的海洋中寻找宝藏,需要细致地探索和挖掘。

“爱者兼存题品字,弃之还载瑕疵句”,这两句表达了对书籍内容的评价态度,既欣赏其优点,也包容其不足,体现了全面而客观的鉴赏视角。

“比文昌、禄籍更分明,堪凭据”,最后,诗人将书籍的价值比作文昌阁(古代文官的神庙)和禄籍(官员的名册),强调书籍对于个人成长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同古代文人追求的功名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满江红》通过对书籍整理、阅读和鉴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学问的敬畏以及对书籍价值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十六首(其九)

经笥便便,知不等、巾箱储蕴。

欢燕石,丰年难售,椟中重韫。

赵括残兵同一泣,田横义士都相殉。

待求他、药笼贮黄杨,偏逢闰。

冬烘册,陈年券、鱼豕字,尖义韵。

向此中,沈沦苦海,地天俱闷。

跃冶岂无干镆宝,藏锋偶作铅刀钝。

祝他年、拔宅共飞升,休长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

比并堂餐,计日进、红笺一纸。

十八品,盘中饾饤,米监羊豕。

鱼缺宁生冯铗叹,蔬多恰称樊迟鄙。

大官厨、日费万千钱,如斯耳。

饕餮客,必何喜、瞢腾仆,饱欲死。

寻思到,小人有母,尚无甘旨。

减食聊存啜菽念,断荤窃养斋居志。

笑先生、果腹不多时,瓜期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一)

来自田间,代老妇、燔柴于爨。

消受煞,残杯冷炙,馀薪烬炭。

夺得瓜壶鱼錀底,受来鞭棰风帘畔。

比杜陵、诗老灌园人,獠奴段。

鸡鹜食,低眉看、井臼利,偷闲算。

还细问,官人门第,居何里闬。

媚灶深知求福理,戛羹定少封侯愿。

盼归田、乞肉遗山妻,哗然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二)

黄卷青灯,二十载、纸窗消受。

分给到,九枝银蜡,冰湖明透。

照我量才分玉尺,让他修史围红袖。

记风檐、默坐尽三条,听寒漏。

耀赤字,珠辉秀、映彩笔,银花茂。

晃朗到,斗光神眼,虚堂左右。

泪尽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

炳元灯、炯炯日中天,长如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