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侍御山庄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

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

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这里并非世俗的住所,而是隐居在山崖山谷之中。
流水从未淹没这片田地,荒芜的郊野也无人耕锄。
树木浓密,山影深深;花香淡雅,田野上的花朵稀疏。
宽阔的沟渠防止了斜出的小路,平坦的堤坝两侧有小溪流过。
莲蓬中结了多少果实?竹节上空了多少空间?
这里远离尘嚣的城市,只有清静,我酌酒祭奠枯鱼。

注释

烟霞:指云雾和晚霞,象征隐逸的环境。
俗宇:世俗的房屋,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岩壑:山崖和山谷。
畎:田间的沟渠。
锄:农具,这里指耕作。
影浓:树影浓厚。
香浅:香气清淡。
泽花:田野上的花朵。
阔堑:宽阔的沟渠。
斜径:斜出的小路。
平堤:平坦的堤坝。
莲房:莲蓬。
竹节:竹子的节段。
萧然:寂静、冷清。
城市:繁华的城市。
酌醴:斟酒。
枯鱼:祭祀用的枯鱼,象征生活简朴或对逝者的怀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庄园,环境宁谧,远离尘世。开篇两句“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即设定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如水浸、荒郊、山树密布、泽花稀疏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宁静的画面。

诗人在这里营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界,但并非完全封闭。通过“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这两句,可以感受到庄园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和开合性,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

莲房竹节的描绘,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写照。莲房实而不华,竹节虚而有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此情此景,与“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相呼应,更显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宁静的山中世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4)

杨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 生卒年:650年-69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刘长史荅十九兄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

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

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

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来朝拜休命,述职下梁岷。

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三荆忽有赠,四海更相亲。

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

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

友爱光天下,恩波浃后尘。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沈研。

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

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

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

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

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

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