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星月二首(其二)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清川。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江上的月亮离开了风中的缆绳,星星也从雾气中告别了船只。
随着鸡鸣,天边渐渐露出曙光,白鹭在清澈的河川中沐浴。
那些明亮的星星,究竟是谁种植的?又将在哪里找到它们的圆满呢?
游子的愁思并未因此消减,只待他日再见时,才能感到些许新鲜与不同。

注释

江月:江上的月亮。
辞:离开。
风缆:风中的缆绳。
江星:江上的星星。
别:告别。
雾船:被雾笼罩的船只。
鸡鸣:公鸡打鸣。
还:带来。
曙色:黎明的光线。
鹭浴:白鹭在水中洗澡。
清川:清澈的河流。
历历:清晰可见。
竟:究竟。
谁种:谁摆放的。
悠悠:遥远或漫长。
何处:哪里。
圆:圆满。
客愁:旅人的忧愁。
殊未已:并未停止。
他夕:他日。
相鲜:感到新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这里,诗人将月亮比喻为在江面上解脱开来的船,星星则是在晨雾中告别的行者。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境。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清川。”随着鸡鸣声响起,一天新的光明逐渐返回,而鹭则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中沐浴。这些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界更新换代的感受。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和遗迹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宿命的迷茫感触。“历历”指事物或事件井然有序,“悠悠”则形容思绪无尽。诗人似乎在问,历史的痕迹究竟是谁所为,而生命的轮回又是在何处得到圆满。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的旅途哀愁,这份忧虑并非一时半刻能消散。这里的“他夕”意味着在另一个晚上,才能与亲友团聚,而“相鲜”则表达了对久违重逢之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留恋的情怀,是诗人旅途中独特的情感写照。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

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

柳影含云幕,江波近酒壶。

异方惊会面,终宴惜征途。

沙晚低风蝶,天晴喜浴凫。

别离伤老大,意绪日荒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