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玉岩(其二)

秋风燕雀正关关,忽见篱边菊又斑。

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閒。

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声名直道间。

此意属公须慷慨,晚云成雨便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对历史与名声的深刻思考。首联“秋风燕雀正关关,忽见篱边菊又斑”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景象,秋风中燕雀的鸣叫与篱笆边菊花的斑驳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閒”通过寒雁和海鸥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的主题。寒雁感知到霜露的沉重,象征着岁月的沧桑;海鸥则在水云间悠闲自在,寓意着自由与超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颈联“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声名直道间”转而探讨个人的情感与名声。百年往事如丹心般铭记于心,强调了个人情感的真挚与深刻;千古声名则在正直之道中流传,体现了对道德与声誉的重视。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思考。

尾联“此意属公须慷慨,晚云成雨便归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决心。他希望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够得到慷慨的实现,如同晚云化为雨水,最终回归山林,隐退于自然之中。这一联既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象征性总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名声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

李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

  • 籍贯: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
  • 生卒年:1063-1127

相关古诗词

崆峒山

云根秀出碧芙蓉,烟晃霞飞瑞霭中。

地脉九枝龙奋蛰,天河一派练横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天竺山

天竺崎岖绝海边,何人分作赣江禅。

鹫山巧叠三峰石,葛坞深疏两派泉。

一醉风光能几许,十年尘迹尚依然。

欲题豹隐还相笑,盼断长空簇暝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马祖岩

踏尽层峦上小亭,日华初泛晓烟清。

尘埃不到门常静,身世相忘性自灵。

形式: 七言绝句

乞巧

处处香筵拂绮罗,为传神女渡天河。

休嫌天上佳期少,已恨人间巧态多。

齰舌自应工妩媚,方心谁更苦镌磨。

独收至拙为吾事,笑指双针一缕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