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物争春竟可怜,清池绿净但沉天。
浮萍细碎从渠长,憎见差池点荇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湖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之美好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百物争春竟可怜”一句,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竞相绽放的生机,但诗人却用“可怜”二字,流露出一种对这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脆弱和不堪的感慨。
“清池绿净但沉天”则是对湖水景色的描绘,透过澄清的水面,可以看到池底的绿色植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深远。
“浮萍细碎从渠长”中的“浮萍”,即是浮在水面的落叶或植物,它们细碎且随风飘散,沿着水流缓缓前进,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柔和与生命的流动。
最后,“憎见差池点荇钱”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湖中不如自己所愿、杂乱无章的植物(荇菜)的一种厌恶之情,可能是因为它们破坏了湖面的美好,也或许是诗人内心对于生命中的不完美和无序的一种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湖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多层次的意境。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草已芊绵柳已柔,落花重叠不须愁。
风光流转等閒过,又是一年春事休。
池南池北乱蛙声,不问官私处处鸣。
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
几处鞦韆愁日暮,一声鶗鴂唤春归。
红稀绿尽寻常事,不用长绳系落晖。
西畴新买数塍田,便扫空囷俟有年。
欲坐瓜庵吹豆叶,风翻黄浪麦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