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毛锥子上通消息,争似亡言绝见知。
后夜一轮空界月,清光千里共依依。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宗杲的作品《答刘安抚》,以毛锥子(笔)和月亮为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相隔千里,但通过文字交流,如同清光洒满千里,心意相通的意境。"毛锥子上通消息"暗示了书信往来传递情感,"亡言绝见知"则强调了即使无声之言,也能传达深意。"后夜一轮空界月"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清光千里共依依"则寄托了诗人与刘安抚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共享这千里清辉,犹如彼此心灵的交融。整体来看,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紫岩分惠建溪茗,妙喜答以青州衫。
得人一牛还一马,前三三与后三三。
一条白棒,佛祖俱打。超宗禅人,大胆不怕。
画我来乞赞,鬼门上帖卦。
三十年后此话大行,任一切人钻龟打瓦。
正觉山前折却本,三七日内心头闷。
却来鹿苑讨便宜,好与拽翻椎一顿。
此庵非小亦非大,堪笑石头空捏怪。
不知法界即此庵,彊谓此庵含法界。
而今欲识住庵人,万象之中独露身。
妙喜为写此庵榜,要与太虚为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