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偶成十首(其三)

人兽不容发,何况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深井洪涛起。

出门见夜叉,入门守乡里。

谁能暮行渴,不饮渠中水。

是名毋幻村,英豪就中死。

安得无苦人,共谈清净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冬日偶成十首(其三)》,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描绘了人间与兽类之间的界限,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汝意不可信”表达了对虚假承诺的警醒,并以“深井洪涛起”比喻由此引发的混乱和动荡。

“出门见夜叉,入门守乡里。”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外部世界的险恶与内部环境的安全对比,暗示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状态。随后,“谁能暮行渴,不饮渠中水。”则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应轻易放弃或妥协,而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名毋幻村,英豪就中死。”这里提到的“毋幻村”可能象征着真实与虚伪并存的世界,英豪在此遭遇不幸,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最后,“安得无苦人,共谈清净理。”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苦难、追求心灵平静的渴望,呼吁人们共同探讨和实践清净之道。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道德和理想的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偶成十首(其四)

咫尺有千嶂,何况见面希。

相去日以远,相期日以非。

坚白虽自矢,磨涅亦非宜。

苟非金与石,胡能终勿移。

厥初岂不光,厥后难可知。

安得守贞人,万里相因依。

形式: 古风

冬日偶成十首(其五)

僮仆各有口,何况是闾里。

馨闻止门屏,恶声远亦至。

李下与瓜田,嫌疑须遥避。

莫言小节拘,踰闲从此始。

安得君子俦,相与慎行履。

形式: 古风

冬日偶成十首(其六)

防微犹或疏,何况弛其太。

星星欲燎原,涓涓欲成海。

内心起芒忽,相续必以害。

咄哉野千流,口口矜无碍。

神明虽至耸,顾影恬莫怪。

安得持身者,终始期勿败。

形式: 古风

冬日偶成十首(其七)

箪豆亦有争,何况是阿堵。

古圣喻毒蛇,道旁不肯顾。

往往骨肉残,伊维此之故。

苟免寒与饥,毋去人所恶。

外示夷之清,中怀蹠之污。

遂使烟霞间,翻作井市路。

安得乐道人,相与宝淡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