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谁还记得当年皱眉的时候呢?都说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这样美丽的女子,即使无情也是很动人的。

注释

妙手:技艺高超者。
写;画。
徽真;唐代有倡女崔徽,与裴敬中善,尝托入写真以寄。
真:指肖像。
水剪双眸:形容眼波美丽。
点绛唇:在画像上染出红唇。
翠黛:画眉所用螺黛,青黑色,以之代称眉毛。
颦:蹙额皱眉。
尽道:尽管说。
堪恨:可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形象和她背后的情感故事。"妙手写徽真"赞美了女子如画般的容貌,"水剪双眸点绛唇"细致地刻画了她明亮的眼睛和娇艳的嘴唇,仿佛宋玉所见的绝色。"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暗示了女子的含蓄与神秘,让人想象她的另一半世界。

"往事已酸辛"透露出女子过去的不幸经历,"谁记当年翠黛颦"表达了她昔日愁苦的神情,而"尽道有些堪恨处"则揭示了她被人误解或遭人指责的痛苦。最后,"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揭示了女子的魅力所在,即使遭遇无情对待,她的美仍然能触动人心。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女性肖像,展现了她的内在情感和外在风姿,以及她经历的沧桑与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婉之情。秦观的词才在这首《南乡子》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南柯子/南歌子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

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

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三首(其二)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

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玉露沾庭砌,金风动琯灰。

相看有似梦初回。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三首(其一)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三首(其三)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