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为钱孟常赋

武肃裔孙纯孝士,痛慕双亲形梦寐。

高堂华扁名永思,铁画银钩日星丽。

双亲谢世今几年,先茔宰木栖寒烟。

天台世系从来盛,序伦堂基犹俨然。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

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

光阴迅速不可追,萱花已谢椿枝摧。

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我闻孝诚天所佑,况尔高门先德厚。

传家诗礼喜能存,子子孙孙宜自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为钱孟常的永思堂所作,以“武肃裔孙纯孝士”开篇,描绘了一位孝子对双亲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高堂华扁名永思”,表现了对父母的尊敬与怀念,通过“铁画银钩日星丽”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父母名字的庄重与光辉。接着,诗人描述了父母去世后,孝子内心的哀痛与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表达了孝子对父母容貌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接下来,“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两句,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父母去世的悲痛之情。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父母已逝,萱花凋谢,椿枝摧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孝顺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上天的庇佑,同时赞扬钱孟常家族传承诗书礼仪的传统美德,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赞美。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树鹡鸰图为姚民泰赋

玉树娟娟雪初霁,琅玕石上苔花碎。

何处飞来双鹡鸰,相顾和鸣有深意。

闻说姚生好弟兄,不学田家分紫荆。

埙篪声里蔼和气,终日披图看鹡鸰。

形式: 古风

子昂兰竹图为莫知观赋

拾翠羽兮湘岸,纫幽佩兮江干。

灵雨滋兮苔石,光风转兮崇兰。

望美人兮延伫,倚修篁兮永叹。

怅王孙兮不返,悼流光兮岁阑。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

山水图为敦生作

滁阳山川素云美,烟树云峦望中起。

雨馀东渡涌波澜,日出丰亭炫青紫。

醒心丰乐久已废,一片寒芜见遗址。

天宁古刹竟何在,紫薇寒泉尚清泚。

我昔承恩来作郡,弹指光阴垂二纪。

琅琊寺里惯题诗,清流关前曾驻履。

况逢时清公事简,俗厚民安称治理。

转官银台又五秋,每忆旧游如梦里。

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

挥毫赋就意无穷,极目滁山馀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孟尝君墓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