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买春无计托花神,费尽榆钱不计缗。
风絮飞成三径雪,雨犁翻动一园春。
有心报国从招祸,无相封侯莫怨贫。
试问专坛与分社,予何人彼亦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开篇“买春无计托花神,费尽榆钱不计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但又感到无从购买,无奈之中只好倾尽所有积蓄(榆钱)去追求那短暂的美丽,不惜任何代价。这里的“花神”象征着春天的化身,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敬畏。
接着,“风絮飞成三径雪,雨犁翻动一园春”则是对暮春景色的描绘。微细的花瓣随着春风轻轻飘落,如同雪花一般覆盖了小路(三径),而细雨中花草的摇曳也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传达了暮春景色中的静谧与美好。
诗人的情感转折出现在“有心报国从招祸,无相封侯莫怨贫”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有着报效国家的志向,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招祸)而未能实现,同时也没有得到世俗上的荣华富贵(封侯),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埋怨自己的贫穷。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
最后,“试问专坛与分社,予何人彼亦何人”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这里的“专坛”、“分社”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社团或集会,而诗人通过提问自己的身份和他者的区别,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关系和个人定位的深刻思考。这两句给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哲理的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暮春景象和个人的情感流转,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对自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壮士刚肠不受冤,髑髅可断志难干。
越仇未报薪当卧,汉贼犹存铗谩弹。
情款不从囚口责,炙浆难塞吏肠宽。
何当尽沥奸邪血,染作衣裳看孟安。
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当传卫霍无传秘,却著韩曹不著书。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满目秋容拂画图,败荷衰柳接平芜。
西风刮地雁声落,寒月满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无计换青蚨。
不知此去功名事,还许封彝见也无。
秋宇清如洗,秋宵分外长。
寒鸡鸣午夜,征雁唤重阳。
枫叶已全赤,菊花才半黄。
不知秋几许,试与问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