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六首(其三)

我思洞庭橘,赤金三寸圆。

磊落火齐珠,缀树团紫烟。

病肺燥不治,嘘吐气欲然。

玉醴埋九地,凿井不得泉。

我欲涉洞庭,采橘秋云边。

骇浪破我舟,蛟龙怒腾骞。

安得万里风,吹落堕我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思念洞庭湖的橘子,它们像三寸赤金般圆润。
硕大的火齐珠般果实挂满枝头,紫烟缭绕在树间。
我的肺病久治不愈,呼吸时气息仿佛要燃烧起来。
美酒如玉,深藏地下,即使挖掘也无法汲取到泉水。
我渴望渡过洞庭湖,在秋云的边缘采摘橘子。
惊涛骇浪打翻了我的船,蛟龙愤怒地跃出水面。
如何能得到万里清风,将橘子吹送到我眼前呢?

注释

洞庭橘:指洞庭湖特产的橘子。
赤金:形容橘子颜色鲜艳,如同赤金。
磊落:形容果实硕大。
火齐珠:比喻橘子色泽晶莹,犹如火齐宝石。
病肺:指诗人的身体状况。
玉醴:美酒的代称。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水怪。
万里风:形容风力极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感秋六首(其三)》,以洞庭湖的橘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愿望。首句“我思洞庭橘”直接点题,橘子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的“赤金三寸圆”、“磊落火齐珠”描绘了橘子的色泽和形状,犹如珍贵的宝石,晶莹剔透。

诗人通过“病肺燥不治”暗喻自己的困境,暗示身体状况不佳,如同干涸的井水难以解渴。他渴望能像“玉醴埋九地”那样,寻找到甘甜的水源,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接着,诗人借“涉洞庭”、“采橘”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骇浪破我舟”和“蛟龙怒腾骞”则象征着现实中的阻碍和困难。

最后两句“安得万里风,吹落堕我前”,诗人期盼着能够借助强大的风力,将洞庭湖的橘子吹送到自己面前,寓意着对理想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对困境的超越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艰辛时的坚韧与向往。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六首(其二)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其一)

落日在高木,辉辉淡秋容。

白云起天镜,飞去忽无踪。

雨藓烂漫紫,幽径谁相从。

孤虑如有根,纠结生心胸。

良时忽已晚,撇耳过晨钟。

事业馀濩落,抚己真何庸。

投箸不能食,却立倚长松。

酒敲百万兵,此忧不可攻。

形式: 古风

慈乌行

鸦鸦林中雏,日晚犹未栖。

口衔山樱来,独向林中啼。

林中有鸦父,昔生六七儿。

一朝弃之去,空此群雏悲。

意谓父在林,还傍前山飞。

山中得山樱,欲来反哺之。

绕林复穿树,疑在叶东西。

东西竟无有,还上高高枝。

高枝仅空巢,见此涕沾衣。

复念营巢初,手足生疮痍。

朝飞恐雏渴,暮飞恐雏饥。

一日万千回,日日衔黍归。

今我羽翼成,反哺方有期。

如何天夺去,遂成长别离。

山樱正满枝,结子红琲肥。

而我不得哺,安用自啄为。

嗟嗟我薄祜,哺之固已迟。

尚有慈母恩,群雏且相随。

形式: 古风

稚卿约郭外之游

举世尚刻饰,趋时独放达。

醉眼挂飞云,孤心贮明月。

大匠坐高堂,群材就剞劂。

楩楠即赤霄,容此蟠根屈。

平明万马趋,玉锁开双阙。

晴云暖不收,飞绕龙旗阔。

尧眼八采眉,下烛天光发。

鸾鹄出阊门,稳路平沙滑。

帘额见春辉,竹阴摇省闼。

万事搅乾坤,纷纷卷巾发。

安得黄金篦,静把尘相刮。

屈指待春游,烟沸喉咽渴。

拥树雪花消,中庭润于泼。

腊酒寒未压,玉醅犹可拨。

东风自爱花,已入香梢活。

醉友好相寻,烟郊绿如抹。

无为世网牵,直把名缰脱。

白浪漂山来,意在秋毫末。

险径虽可通,骅骝中一跋。

两耳厌俗论,乍喜春泉聒。

跃马携金樽,风雨不可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