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吴季篯

书生戎马总非宜,自请前军力不支。

毕竟艰危能仗节,果然南八是男儿。

溪南溪北两鏖兵,不爱微躯爱令名。

淮楚无声人散后,屯军五百殉田横。

短衣匹马战城东,八卦山前路已穷。

铁炮开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彻霄红。

留得新诗作墓铭,九原虽死气犹生。

赤嵌潮水原非赤,却被先生血染成。

大长扶馀说仲坚,一时忠愤竟徒然。

六朝金粉笙歌闹,知否台阳有季篯。

幽草萋萋白日昏,无人野奠出东门。

阿来本是催租吏,收拾遗衣树小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吊吴季篯》由清代诗人陈凤昌所作,是对一位名为吴季篯的英雄人物的悼念与赞美。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吴季篯英勇无畏、忠诚爱国的精神风貌。

首联“书生戎马总非宜,自请前军力不支”开篇即点明了吴季篯并非出身于武将世家,却主动请缨,投身战场,表现了他的勇敢与担当。颔联“毕竟艰危能仗节,果然南八是男儿”进一步赞扬了吴季篯在面对艰难险阻时,能够坚守节操,展现出真正的男儿气概,与历史上的英雄南八相媲美。

颈联“溪南溪北两鏖兵,不爱微躯爱令名”描述了吴季篯在战场上与敌人激烈交战的情景,他不为个人安危所动,而是为了赢得荣誉与名声而战。尾联“淮楚无声人散后,屯军五百殉田横”则通过淮楚之地的寂静与士兵们的牺牲,强调了吴季篯及其部下的英勇献身精神。

接下来的四句“短衣匹马战城东,八卦山前路已穷。铁炮开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彻霄红”描绘了吴季篯在城东的战斗场景,即使道路已尽,仍以短衣匹马勇往直前,铁炮的爆炸声与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天空,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与悲壮。

“留得新诗作墓铭,九原虽死气犹生”表达了对吴季篯英魂永存的信念,即使他已经离世,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被后人铭记,如同活着一般。最后,“赤嵌潮水原非赤,却被先生血染成”以比喻的手法,说明吴季篯的鲜血使原本平静的赤嵌潮水变得鲜艳,象征着他的牺牲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吴季篯英勇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4)

陈凤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延平祠怀古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形式: 古风

廉颇

大将生来胆气豪,老成持重熟戎韬。

拒秦策似风云变,保赵勋同日月高。

罪请负荆怀旷达,交为刎颈志坚牢。

可怜绝代干城选,终被谗言魏楚逃。

戎马沙场意气豪,一生为将著勋劳。

破秦韬略人难测,保赵功名汝独高。

李牧机谋堪作副,相如智勇可联曹。

伤心最是谗言中,莫得宗邦柄久操。

白发萧疏年最高,邯郸坐镇气雄豪。

戎行久历精骑射,敌国常摧富略韬。

荐牧举奢安社稷,拒秦保赵著勋劳。

长平倘使公长守,何致坑降一夜遭。

老成谋国熟兵韬,四十馀年军政操。

全赵拒秦资保障,围燕伐魏著勋劳。

那知庸主偏谗信,遂使功臣获罪逃。

他日纵然思起用,无如遗矢谤重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申包胥泣秦廷

伤心祖国压强邻,汉水方城已半沦。

退敌有怀存故楚,乞师无奈向西秦。

挥来一副英雄泪,洒遍全班将士身。

破碎河山旋克复,若敖不馁赖斯人。

救国天生社稷臣,乞师奔走不辞辛。

心诚一片因存楚,泪洒连朝始感秦。

友谊不乖情笃厚,君恩欲报性忠纯。

郢都虽破终能复,千古如公有几人。

吴师不退郢都沦,奋起英雄志欲伸。

祇为一心存故楚,敢辞千里乞强秦。

洒挥几日声和泪,感动盈廷君若臣。

近世许多亡国恨,如公挽救有何人。

徇情纵友岂忠臣,大祸来时始到秦。

昔日若非私故旧,今朝何致乞强邻。

虽能哭动雄师出,莫补横行敌卒臻。

功首罪魁应两有,斯人未可作完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客恨

地棘天荆客路艰,三年枉唱念家山。

笏袍子美鹃空拜,城郭丁威鹤未还。

无奈龙蛇方起陆,那堪虎豹又当关。

穷途我亦猖狂甚,狼藉青衫泪点斑。

故山茅屋数椽存,零落巢痕与爪痕。

雁雨蛩烟秋已老,蛟云蜃雾昼常昏。

家书寂寂沉双鲤,客泪潸潸洒七鲲。

不击西台竹如意,怕他朱鸟也消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