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北山杂诗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北山时所见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感慨。
首句“恸哭悲素秋”以强烈的感情开篇,表达了诗人面对萧瑟秋日的悲痛之情。接着,“言登北山脚”点明了地点,引出下文对北山景色的描写。随后,“昏埃迷沪岭,疲马战荦确”两句,通过昏暗的尘埃和疲惫的马匹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艰难前行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北山环境的恶劣与艰苦。
“岁月苦易得,俯仰成今昨”两句,诗人感叹时间流逝之快,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接下来,“山雨坏古道,春淙变溪壑”描绘了雨水侵蚀古道,春水改变溪流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与破坏。
“飞妖虽已息,空穟那堪穫”两句,诗人由自然界的变迁联想到社会现象,暗示某些不正之风虽已消散,但留下的后果却难以弥补。最后,“农夫抱耒叹,四顾泪雨落”以农夫的哀叹和泪水,深刻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同情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