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任士林的《屏居》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屏居状态下的内心世界与生活情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壮志轮囷强未销”,开篇即展现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壮志未减的情怀。轮囷,形容树木枝干盘曲,这里比喻诗人的壮志如同大树般坚韧不屈,即使岁月流转,这份壮志依然燃烧在心中,未曾熄灭。
“屏居万事饱尘劳”一句,点明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屏居,即隐居之意。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经历了世事的沧桑,饱尝了人生的辛劳。这里的“尘劳”不仅指生活的琐碎与艰辛,也暗含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贫知渭竹真堪传,老恨江梅不入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渭水边的竹子和江边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命状态的理解与感慨。渭竹虽贫,却坚韧不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而江梅虽老,却依然傲霜斗雪,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然而,诗人遗憾的是,这些自然界的美好,似乎并未能完全融入文学的殿堂,未能成为文人骚客笔下常有的意象,这或许也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种期许与遗憾。
“山谷樵歌閒日月,江湖鱼计足风涛。”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山谷中樵夫的歌声,悠闲自在,仿佛是时间的流逝被放慢,让人心生向往。江湖上的鱼儿,自由地游弋于波涛之中,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妻孥灯后应相笑,头上如今有二毛。”诗人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家人在灯火下看到自己两鬓斑白时的反应,既体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也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催人的感慨。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解嘲,展现出诗人面对岁月的从容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屏居》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元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