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知府延绿韵

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

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

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间。

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农历三月,柴门边的麦田带着寒意,我每日与渔夫樵夫来往穿梭。
如果有千骑马队肯来此绿色阁楼邀请,就让我们举杯共饮,面对青翠山峦。
诗句在烟雨朦胧中显得工整,字迹如同龙蛇般灵动矫健。
从此,这个小园的价值倍增,我乐于长久地过着悠闲如老农的生活。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
麦秋:农历三月麦子成熟的时候。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
延:邀请。
绿阁:绿色的阁楼。
相属:相互敬酒。
烟雨:细雨蒙蒙。
龙蛇:形容书法流畅有力。
小园:小型庭院。
老农闲:悠闲的老农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 这两句诗设置了一种静谧的春末景象,麦子成熟、气候转凉,诗人每天与捕鱼和砍柴的人一同出入,营造出一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氛围。

"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社会地位和交往。在这里,他邀请众多宾客到他家中的“延绿阁”饮酒,共同观赏青山之美,展示了诗人在文人圈子中的影响力及社交生活。

"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间。" 这两句通过对诗歌艺术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在这里,“句工”“笔妙”形容诗人自己的作品,如同龙蛇般生动有力。

"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最后两句表明,自此以后,这个小小的园林变得更加珍贵,也不再担心自己会长时间地沉浸于平淡的农耕生活之中。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文学创作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30)

何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萝衣洞

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

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多。

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

洞口樵人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桃源忆故人

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剪朝露成树。

争晚渔翁住。今人忍听秦人语。只有花无今古。

欲饮仙家寿醑。记取桥边路。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满江红(其一)和阵郎中元夕

灯夕筵开,人物共、英词三绝。

环坐处、袖中珠玉,郢中春雪。

红烛星繁销夜漏,紫霞香满催歌拍。

算新年、何处不风光,三山别。云表殿,千层结。

花籍锦,添明月。更浮屠七塔,万枝争发。

多谢一天驱宿霭,故教三日成佳节。

更何须、海上觅蓬莱,真仙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盛事终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灯万碗,花千结。

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

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

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