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性糟浆,颐神玉液。莫迷有有无中觅。
重楼十二望蓬莱,慧眸明处光无极。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道灵今古几人识。
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
这首元代刘处玄的《踏云行》是一首描绘修道者追求仙道、寻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诗。首句“乱性糟浆,颐神玉液”形象地表达了通过饮酒(糟浆)和修炼(玉液)来调养身心,去除世俗杂念的过程。接下来,“莫迷有有无中觅”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世间万物的有无,暗示了道家的无为哲学。
“重楼十二望蓬莱”描绘了修道者在高耸的楼阁上远眺仙境蓬莱,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慧眸明处光无极”则赞美了智慧之眼洞察深远,领悟到无尽的光明与真理。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传达出修道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自在与快乐,以及对洞天福地的探索。“道灵今古几人识”强调了道的奥秘和难得,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
最后两句“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表达了诗人希望跟随云彩升入仙界,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摆脱尘世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理想,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不详
儿女金枷,爱情玉杻。火坑牢狱身如囚。
迷迷到了似春蚕,疾些出离无中守。
昼夜茫茫,乌飞兔走。浮沤生灭形难久。
速修性命免轮回,完全功行蓬瀛友。
酌酒长松下,垂萝拂酒杯。
异禽窥药鼎,乳鹿卧书台。
涧水穿林去,山云带雨回。
相期同结屋,不厌野人来。
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
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
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
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