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宿雨愁泥滑,长途畏日斜。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
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临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行旅者途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宿雨愁泥滑”,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场夜雨后地面湿滑、行路艰难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沉重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长途畏日斜”,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孤寂与疲惫。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两句,通过牛犊和乌鸦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牛犊在幽静的小径上悠闲地行走,乌鸦聚集在古老的祠堂周围,一动一静之间,画面显得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野屋旁竹林环绕,山间茶园遍布,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农耕文明的繁荣。
最后,“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随着行程的推进,巴陵(今岳阳)逐渐映入眼帘,心中不禁涌起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
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
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
桂林南望远,山路与云连。
浅水清涵石,攒峰乱刺天。
干戈仍岁月,瘴疠接风烟。
蛮寇何能定,边氓亦可怜。
过岭冬犹热,缘山夜未宁。
树残兵后赭,草发烧馀青。
西寇迷仙雾,南人候使星。
民居日稀少,惟见短长亭。
冬入安南国,云迎使者轺。
郡闻秦日置,柱想汉时标。
江路篁犹箨,山田稻始苗。
皇恩函远迩,行役不辞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