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十月十四日寿藏春孟侍郎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

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不道蝉联鼎贵。

对秋灯、依然风味。紫囊归去,绿野闲来,青毡都未。

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

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已动金瓯姓字。

早梅□,□□□□。□□□□,□□□□,□□□□。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作品,名为《烛影摇红》。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于秋季的咏春诗,其间融入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一句中,“千载风云”指的是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变迁,而“庆符良月”则是指吉祥的时刻,以“先呈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欢庆。

“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两句,通过描绘古老家庭与皇室恩泽的深厚,以及高官显贵的地位,展现了一种稳固而尊贵的生活景象。这里,“旧家”指的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家族,“帝恩浓”则是皇家的恩惠深厚,“圭衮公侯地”则形容了那些高官显贵的地位如同圭玉一样珍贵。

“不道蝉联鼎贵,对秋灯、依然风味”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昆虫在古鼎上跳跃与自己面对秋夜灯光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追思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不道蝉联鼎贵”是说那些昆虫在宝贵的古鼎上跳跃,对比之下,诗人自己的境遇显得更加珍贵;“对秋灯、依然风味”则说明诗人面对着秋夜中的灯光,依旧保持着一份淡雅的情趣。

接下来,“紫囊归去,绿野闲来,青毡都未。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几句,描绘了一种恬静的生活场景。“紫囊归去”可能是指某种贵重物品的收藏,“绿野闲来”则是自然界中悠闲自得的景象;“青毡都未”表明诗人尚未踏足于某个地方,可能是在暗示一段旅途或探访之行。随后,“琴鹤相随”形容了与友人一同游历的情形,而“小山花竹便幽意”则是对这次游历中所见到的自然风光的赞美。

接着,诗人写道:“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已动金瓯姓字。”这里,“满襟和气是藏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春天的美好藏于心底,通过“日觉诗名起”说明这种情感随着每一天都在上升,而“已动金瓯姓字”则可能是在提及诗人的诗歌已经流传开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他的才华。

最后,“早梅□,□□□□。□□□□,□□□□,□□□□。”这几句因缺失了部分内容,不易进行准确的解读,但从上下文来看,这可能是在描绘某种景象或是表达对某事物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记忆的追溯和对现实生活中自然之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9)

卢祖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字:申之
  • 号:蒲江
  •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 生卒年:约1174—1224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忆江南

疏雨过,芳节到戎葵。

缠臂细交纹线缕,称身初试碧绡衣。闲步小亭池。

花下意,脉脉有谁知。

试把花梢和恨数,因看胡蝶著双飞。凝扇立多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清平乐(其二)

柳边深院。燕语明如翦。消息无凭听又懒。隔断画屏双扇。

宝杯金缕红牙。醉魂几度儿家。何处一春游荡,梦中犹恨杨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

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后。柳外画船看翠袖。

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

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四)庚申中吴对雪

朔风凝冱。不放云来去。稚柳回春能几许。

一夜满城飞絮。羊羔酒面频倾。护寒香缓娇屏。

唤取雪儿对舞,看他若个轻盈。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