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歌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

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黄雾。

逸艳初因醉态见,浓春可是韶光与。

纤纤软玉捧暖笙,深思香风吹不去。

檀唇呼吸宫商改,怨情渐逐清新举。

岐山取得娇凤雏,管中藏著轻轻语。

好笑襄王大迂阔,曾卧巫云见神女。

银锁金簧不得听,空劳翠辇冲泥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信陵君声名显赫,欣赏有才华的人,见到我时眼神热烈如青天
他立刻邀请我共饮,如同燕姬再次献酒,此刻花下似遇仙人伴侣
醉眼看那弯月如狂,映照秋水,犹如两条金色的雾带
美艳初现于醉态之中,浓郁的春意是否也是美好的时光呢
她轻柔的手捧着温暖的笙箫,深沉的思绪随香风飘散不去
檀口吐出的旋律变换着音律,哀怨之情随着清新的曲调渐生
在岐山得到了娇美的凤凰雏鸟,她的声音藏在管乐器中轻轻低语
令人发笑的是楚襄王过于痴情,曾在巫山云雾中遇见仙女
无法听到那银锁金簧的美妙乐音,空自让翠色的车驾陷入泥泞

注释

信陵:指信陵君。
怜:欣赏。
高才:有才华的人。
燕姬:美女代称。
倾醑:敬酒。
秋波:秋水,比喻女子的眼睛。
黄金:形容月光。
逸艳:超凡的美丽。
韶光:美好的时光。
软玉:形容女子的手。
暖笙:温暖的笙箫。
宫商: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音乐。
清新:清脆、新颖。
娇凤雏:美丽的少女。
管中:乐器中。
襄王:楚襄王。
巫云:巫山云雾,代指仙女。
银锁金簧:乐器名。
翠辇:翠色的车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吹笙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燕姬和仙侣之间的欢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这里的“信陵”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信陵君,他以倾倒人才著称。诗人自比为有才华之人,而“青眼开”则形象地表达了燕姬对音乐的喜爱。

“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燕姬出场,带着酒香,她们在花下相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对理想美好的追求。

“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黄雾。”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压在水面上的力量,而“两条黄金”则可能是指笙管发出的金色光芒与黄色的轻雾相互交织。

诗中还多次使用了对比和反衬,如“逸艳初因醉态见,浓春可是韶光与。”通过对醉态的描写,与浓郁的春天气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燕姬们在欢乐中的迷人风采。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音乐、美酒和女性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豁达。

收录诗词(39)

秦韬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字:中明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 生卒年:882

相关古诗词

采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形式: 古风

独坐吟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贵公子行

阶前莎毬绿不捲,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儒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形式: 古风

寄怀

总藏心剑事儒风,大道如今已浑同。

会致名津搜俊彦,是张愁网绊英雄。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

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涂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