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凉飙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峰。
寒生列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
仙顶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
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佛法的崇敬之情。
"一径凉飙响万松,青霞紫雾秘灵峰。" 这两句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山林间清新的气息,以及神秘古老的灵峰。"一径" 表示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于这片林中,而"凉飙" 则是指微细的雨珠或露水,"响万松" 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界的声音。"青霞紫雾秘灵峰" 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仿佛山峰被仙气所笼罩。
"寒生列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 这两句则转向水声和时间的描写,诗人捕捉到了冷冽晨曦中溪流的清响,以及半夜时分寺庙钟声的神圣。在这里,自然界的声音与佛教的仪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仙顶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 这两句诗笔触飞扬,将诗人的想象引向更为幻妙的境界。"仙顶月高" 描述了皎洁的月亮照耀在山巅,而"犹驾鹤" 则是借古代神话中的人乘鹤升天的意象,表达诗人想要超脱尘世的愿望。"阴潭云起旧降龙" 一句则充满了仙境的色彩,让人联想到了龙的传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古老。
最后两句 "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已经达到某种层次的成就。在这里,"出尘" 指的是超脱凡尘,而"金庭" 则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土或仙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精致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既神秘又庄严的先照寺内外环境。
不详
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旧见恩初渥,新游刃久虚。
官曹鹊树下,民版象耕馀。
山迥人逢麂,江清客厌鱼。
送君多怅望,云外是亲居。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
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
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
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理剧惭心计,承颜念远游。
时情自轻外,天幸复临州。
霜馆残梨晓,风淮水桂秋。
官勤诗意减,先愧谢公楼。
园林日将暮,缅怀池上酌。
轻烟隐孤屿,绿水摇虚阁。
人闲山鸟静,风馀岸花落。
稚子晚荡归,扁舟自飘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