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昌叔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澈的江水缓缓绕城流淌,还记得曾在城边系舟停靠。
虽然想效仿李广射虎的英勇,但如今只能像戏言一样割鸡自娱。
乌云遮蔽道路,扬起的尘土令人惊讶,春霜融入春风,使我满头生愁。
今日你的来信如此难求,只见南洲的大雁纷纷起舞。

注释

清江:清澈的江。
漫漫:缓缓。
绕城流:绕城流淌。
尚忆:还记得。
城边:城边。
系小舟:系舟停靠。
射虎:效仿李广射虎。
未能:不能。
随李广:像李广一样。
割鸡:割鸡自娱。
空欲:只是。
云埋:乌云遮蔽。
塞路:道路。
惊尘合:扬起的尘土令人惊讶。
霜入春风:春霜融入春风。
满鬓愁:满头生愁。
此日:今日。
君书:你的来信。
苦难得:如此难求。
谩多:只见。
鸿雁:大雁。
起南洲:从南洲起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寄朱昌叔》。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友人朱昌叔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个人生活和政治理想的投射。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往事的怀念。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这两句则是借古代名将李广之勇猛和自己无法像他那样英勇的事迹进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施展才华的无奈。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萧瑟寒冷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变化。这里的“霜”和“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悲凉。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写给朱昌叔的书信难以到达,感叹时间久远,友情隔绝之意,同时“鸿雁”在这里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和思念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谊、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余温卿

云散风流不自禁,天涯无路盍朋簪。

空驰上国青泥信,谁和南山白石音。

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

终回一命翩翩驾,独过嵇山锻树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吴正仲却蒙马行之都官梅圣俞太博和寄依韵酬之

山水玄晖去后空,骚人还向此间穷。

小诗聊与论孤愤,大句安知辱两雄。

秦甲久愁荆剑利,赵兵今窘汉旗红。

背城不敢收馀烬,马首翩翩只欲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吴冲卿二首(其二)

塞垣花气欲飞浮,眼底纷纷绿渐抽。

悠远山川嗟我老,急难兄弟想君愁。

旧知白日诸曹满,试问红灯几客留。

时节只应无意思,亦如行路判春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吴冲卿二首(其一)

平生身事略相同,三岁连墙左厩中。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

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

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