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

晓色重帘捲,春声叠鼓催。

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

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拂晓时分,厚重的窗帘被慢慢卷起,春天的声音透过密集的鼓点催促着。
广阔的城墙连绵着草地树木,远处的水面映照着楼阁亭台。
八个境界的景色烟雾缭绕,深浅不一,六个街道上人群熙来攘往。
传来的是平安的好消息,远远看到岭头上绽放的梅花。

注释

晓色:清晨的光线。
重帘:厚重的窗帘。
捲:卷起。
春声:春天的声音。
叠鼓:密集的鼓点。
长垣:广阔的城墙。
连:连绵。
草树:草地树木。
远水:远处的水面。
照:映照。
八境:八个境界。
烟浓淡:烟雾缭绕,深浅不一。
六街:六个街道。
往来:熙来攘往。
平安:平安的消息。
消息:信息。
好:好。
看到:看到。
岭头:岭上。
梅: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和市井生活图画。开篇“晓色重帘捲,春声叠鼓催”透露出一天之始,晨曦渐渐驱散夜幕,帷幕拉开,外面传来了春日里的各种声音,如卖唱的、打鼓的等,显得生机勃勃。

接着“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则是景物描写,展现了城墙旁绿意盎然的小草与树木,以及远处水面映衬下的楼阁建筑。这些细节构建出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则转向城市生活的描述,指的是整个城区内不同时段的气氛和市民在街道上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行走情景。这里的“八境”可能是泛指城的周边环境,而“六街”则代表着城中的主要街道。

最后,“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的祝愿,并且在远处山岭上赏心悦目的梅花。这里的“平安消息好”可能暗示着社会稳定与民众安宁,而“看到岭头梅”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日里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诗人对于和平、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立春

无限斜阳故国愁,朔风吹马上幽州。

天翻地覆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

烈士丧元端不惜,达人知命复何忧。

祇应四十三年死,两度无端见土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龙雾洲觉海寺次李文溪壁间韵

阇黎钟后访团蒲,江色漫漫昼欲晡。

一笛梅边何满子,千蓑芦外笔头奴。

急风吹雁还家未,新雨生涛到海无。

本是白鸥随浩荡,野田漂泊不为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先太师忌日

太师忌汗漫,二纪似跳丸。

弟妹俱成立,家乡忍破残。

衣冠晨月暗,坟墓夜风寒。

万里逢先忌,无言把泪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先太师忌日

万里先人忌,呼号痛不天。

遗孤馀二纪,旷祀忽三年。

永恨丘园隔,遥怜弟妹圆。

义方如昨日,地下想欣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