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晚潮图

昔年曾看钱塘潮,龙山山下乘春涛。

中流回首洲渚变,孤塔不动青崖高。

云昏水暗雨阵黑,雪喷电转潮头白。

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暝千花湿。

空江茫茫魂欲断,归来十年惊复见。

浩荡东风满画图,淋漓海气飞人面。

春深故国芳草生,鸱夷遗恨何时平。

重游吊古惜未得,掩卷歌罢空含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观潮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春雨晚潮景象的生动描绘。开篇“昔年曾看钱塘潮”,点明主题,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龙山山下乘春涛”一句,以“龙山”、“春涛”营造出壮丽的观潮场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股汹涌澎湃的力量。

“中流回首洲渚变,孤塔不动青崖高”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潮水的动态变化与远处静止的孤塔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潮水的气势磅礴,又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之美。接下来,“云昏水暗雨阵黑,雪喷电转潮头白”描绘了潮水与天气的激烈交锋,画面感强烈,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

“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暝千花湿”则将视角转向远方,通过“乱帆飞”和“千花湿”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湿润的渡口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最后,“空江茫茫魂欲断,归来十年惊复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

“浩荡东风满画图,淋漓海气飞人面”两句,以“东风”、“海气”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与前文的壮阔景象形成呼应,展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结尾“春深故国芳草生,鸱夷遗恨何时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潮经历的回忆和春雨晚潮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燕子行

清江朱楼相对开,去年燕子双归来。

东风吹高社雨歇,一日倏忽飞千回。

翻身初向烟中没,掠地复穿花底出。

花飞烟散江冥冥,城郭参差满斜日。

无情游子去不还,短书寄汝秋风前。

绣帘不卷春色断,空梁泥堕琵琶弦。

飞樯冉冉潇湘浦,春尽天涯路修阻。

一夜相思柳色深,独上楼头泪如雨。

形式: 古风

舟行得风

江豚卬鼻濆惊波,秋来江风西北多。

掣帆鼓篷疾于电,银屋怒拥高嵯峨。

江南江北青山色,著意相看忽如失。

我行小迟亦何害,人生取快宁多得。

贾人舟子勿啸呼,野有垂泣耕田夫,三月不雨田水枯。

形式: 古风

仙坛秋月图

宫中美人秋思多,夜揖明月追仙娥。

画阑桂树倚楼阙,碧落天坛飞□□。

画师不解西风梦,笔端便有华阳洞。

更将妍画写清词,轻扇君王心已动。

炎精季叶堪叹嗟,矧尔妍丽倾其家。

申生遗祸到济渎,府中丞相真奸邪。

吴宫一扫荒烟冷,旧事凄凉复谁省。

百年永鉴不可忘,留与人间看扇影。

形式: 古风

五月一日即事

黑云滃渤如颓山,白雨注地声潺潺。

须臾云散雨亦歇,斜阳□著高林间。

林间沈沈万浓绿,影弄微风自相触。

新蝉忽作去年鸣,使我凄然感心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