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浑在西岩读书堂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开篇“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动作,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曾经去过西岩的读书堂,那里的竹林和沙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在这里,湖面上的涟漪和山岭间的崎岖小道,都让诗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哀愁。
中间“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感慨。"经过事"指的是经历的事情,而"寄烟霞远"则是将这些事情托付给远方的烟霞之中;"名利尘随日月长"则是在说物质世界的名和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积累。
最后“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两句,是诗人对青春易逝的一种感叹。这里提到的"少年头不白"是指年轻时期的毛发还未变白,而"君看潘岳几茎霜"则是通过古代文学家潘岳的形象,来表达时间对人生留下的痕迹——就像潘岳头上的白发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的功名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脩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
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
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