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皇甫大夫谒禹庙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竹制的使者害羞地献上殷红的祭品,松木搭建的神龛前举行夏日的祭祀。
唱着赞歌之后鱼儿欢腾,羽毛舞动之时神灵降临。
文士与卫士仿佛仍在这里,灵魂确实有它固定的归期。
夕阳陪伴着宴饮结束,池塘上的鸟儿也迟迟未归。

注释

竹使:用竹子制作的祭祀用具,这里比喻为祭祀的使者。
羞殷荐:羞,进献;殷,深红色,形容祭品之丰盛;荐,祭祀时献上的祭品。
松龛:松木制成的小阁或神龛,用于放置神位或祭品。
夏祠:夏日举行的祭祀仪式。
为鱼歌德后:指祭祀中吟唱赞颂美德的歌曲之后,鱼儿似乎也感应到这份喜悦。
舞羽降神时:舞羽,舞蹈时手持的羽毛,象征神圣;降神,指神灵降临的时刻。
文卫:文士和卫士,可能指参与祭祀的文人和护卫。
瞻如在: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在场,形容气氛庄重如同古人亲临。
精灵:这里指被祭祀的神灵或祖先的灵魂。
信有期:相信灵魂会按期归来接受祭祀。
夕阳陪醉止:夕阳西下,陪伴着宴饮直至结束。
塘上鸟咸迟:池塘边的鸟儿也迟迟不飞走,似乎也被这氛围所吸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名为《陪皇甫大夫谒禹庙》。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崇拜神灵的情感。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这两句通过竹子和松树的形象来比喻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殷荐"指的是竹叶间接织成的席子,而"夏祠"则是指祭祀夏禹(大禹)的庙宇,表明了对这位治水英雄的崇拜。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为鱼歌"可能是指在水边唱歌,而"舞羽降神"则隐含着一种祭祀或沟通神灵的仪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神的敬畏。

"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这两句强调了对古代圣贤遗风的守护和对精神世界的期待。"文卫"可能指的是文化的防护,而"精灵"则是自然界中不可见的神秘力量。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和缓慢的景象。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停止了行走,而塘上的鸟儿也似乎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宿法华寺

一夕雨沈沈,哀猿万木阴。

天龙来护法,长老密看心。

鱼梵空山静,纱灯古殿深。

无生久已学,白发浪相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晦日宴游

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

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

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荆溪

铜官之山溪水南,周处庙前多夕岚。

看捲云帆歌白苧,劝尝春酒破黄柑。

长林独往谁能觅,幽事相关性所耽。

若欲避喧那畏虎,尚从地主结松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

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

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