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会昌三年所写数行残缺后人添之其笔迹乃工部毕侍郎所补也昨因问之乃云亡失多年矣作四韵以还之

谪宦山州自训童,因求书籍有遭逢。

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

南郡携行心不足,西斋送去手亲封。

尘侵烟染尤堪重,年号标题历武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被贬到山区担任教职,我借此机会寻求书籍,有所收获。
偶然间收集到毛郑古诗的深意,辨识出欧虞书法的旧迹。
带着这些书南郡出行,心中满是遗憾,只能亲手封装送往别处。
书籍经受了尘土和烟火的侵蚀,更显得珍贵,它们标注着武宗年号,记录着历史。

注释

谪宦:被贬官。
山州:偏远山区的州府。
训童:教导儿童。
书籍:图书。
遭逢:际遇。
毛郑:古代诗人毛诗、郑诗。
古诗义:古诗的深意。
欧虞:欧体和虞体书法。
旧笔踪:旧有的笔迹风格。
携行:携带出行。
心不足:内心遗憾。
西斋:西边的书斋。
送去:亲自送走。
尘侵烟染:经受尘土和烟熏。
尤堪重:更加珍贵。
年号:皇帝的年号。
历武宗:历经武宗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州任职期间,自我修养并寻求知识的场景。诗人通过阅读古代经典,如毛传和郑玄注释的《诗经》,不仅领悟了欧阳修和虞世南两位文学家的文风,更是在精神上与他们产生了共鸣。诗中提到的“南郡携行心不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尽管他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依然觉得不够。"西斋送去手亲封"则显示了诗人的谨慎与珍惜,每一份书籍都是他亲手整理并封存的宝贵财富。

“尘侵烟染尤堪重”反映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让这些书籍蒙上了一层尘埃和烟迹,但它们依然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文化价值。"年号标题历武宗"则是在提及诗中的注释或题记中包含了朝代更替的信息,从而彰显出这份知识财富跨越了时空。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和知识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对于古典文学的尊崇。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祐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郊大礼诗(其八)

千官云拥御楼时,朝服纷纷换礼衣。

万里梯航归大国,一声雷雨破圜扉。

青蝇传去人人喜,丹凤衔来处处飞。

收尽洛南迁客泪,全家潜望日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郊大礼诗(其六)

乾元门上赭袍光,雉扇初开散御香。

郊祀一千年运祚,赦书三万里封疆。

人间草木沾皇泽,天上咸韶送寿觞。

惆怅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郊大礼诗(其二)

百僚冠剑互珊珊,文物威蕤属礼官。

清漏宿斋宣祖庙,质明行事昊天坛。

旌旗漠漠帷宫晓,星斗依依綵仗寒。

肠断商于左迁客,圆丘无分得荣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