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起居退闻宣三馆诸公观瑞莲

来朝十二旒,将出未央殿。

微闻嘉莲开,独许侍臣见。

嘉莲其如何,层楼拥霞片。

玉辇下天泉,日昃不知倦。

恩鱼应亦喜,跳沫珠欲溅。

谁怜与众归,博士臣疏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清早来到宫殿前,将要离开未央殿。
隐约听到莲花开放的声音,只有侍臣能得见。
那莲花究竟有多美?它在高楼之上映着彩霞。
皇帝乘坐玉辇下至天泉,直到太阳偏西也不觉疲倦。
恩宠如鱼儿欢喜,跳跃时水花仿佛要溅起。
谁会怜惜我与众不同的归宿,只是一名低微的博士臣。

注释

将出:即将离开。
未央殿:汉代宫殿名。
嘉莲:美丽的莲花。
侍臣:宫廷侍从。
层楼:高高的楼阁。
拥霞:被彩霞环绕。
玉辇:玉饰的车驾。
天泉:宫中泉水。
日昃:太阳偏西。
恩鱼:比喻皇帝的恩宠。
博士臣:古代官职,地位较低。
疏贱:地位卑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早晨准备离开未央殿时的情景。他即将乘坐装饰华丽的十二旒玉辇出行,微风中传来莲花盛开的声音,只有侍臣有幸一睹这珍贵的景象。嘉莲被赞誉为美轮美奂,仿佛楼阁上镶嵌着片片彩霞。皇帝兴致盎然,从天泉宫缓缓而下,直至太阳偏西仍流连忘返。

诗人通过"恩鱼应亦喜"这一细节,暗示了皇帝心情愉悦,连鱼儿都似乎感受到了这份喜悦,跳跃的水花仿佛要溅起。然而,尽管有这样的盛事,诗人却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自身地位的感慨,感叹自己只是众多官员中的一个低微之人,未能直接分享这份荣耀。

整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气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微妙感慨。梅尧臣的诗歌风格素来清新自然,此诗也不例外,寓言之中寓含深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二十五日雪

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

著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

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

天时莫苍猝,谁预衣裘设。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

五月秘府始暴书,一日江君来约予。

世间难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跨马冒热去,开厨发匣鸣钥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光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看四本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荃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

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围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还可吁。

形式: 古风

二马

旧马十年跨,老劣多缓行。

新驹三万钱,颇爱举蹄轻。

不使异刍秣,均养存其情。

君门趋早朝,风劲力已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二月十四夜霜

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

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

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

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