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
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
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
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
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
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
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
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
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

注释

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短衣。
裳:下衣。
不复施:不再穿。
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错迕: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新婚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和深重的忧虑,诗人通过妻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丈夫即将远行的不舍和担忧。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开篇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夫妇之间的情感比作细弱的兔丝,虽然想要依附对方,但却因为外界因素而难以长久。接着,“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不舍,宁愿像丢弃在路边的东西一样,永远留在一起。

“结发为妻子,席不煖君床。”则描绘了妻子的日常生活和对丈夫的思念。婚后的夫妇因为丈夫外出的频繁而难得共同温暖床榻,反映出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表达了短暂的相聚时间和仓促的离别,使人感到悲哀。紧接着,“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丈夫即将前往边疆驻守,而妻子只能在家中焦急等待。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妻子对自己的命运感到迷茫和无奈,对未来充满了疑问。随后,“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表达了对父母辛勤抚育的怀念,以及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隐藏以求生存。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即便是生为女子,也要有自己的归宿,就像家中的鸡狗一样。然而,“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丈夫却不得不前往战场,妻子对此感到深深的悲痛和不安。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尽管妻子愿意跟随丈夫一起赴死,但现实情况却使得她无法如愿。紧接着,“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丈夫鼓励自己不要太过沉浸于对新婚妻子的思念,要全力以赴军中之事。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诗人通过妻子在军中的形象,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女性在战争中的无奈。最后,“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则表明妻子对自己出身贫寒、命运多舛的自嘲,以及她长时间穿着简单衣物的生活现状。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妻子决定不再穿着那些破旧的衣物,而是要对丈夫洗去战争的血污和尘埃。随后,“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通过观察到天空中成双成对飞行的鸟儿,妻子表达了对夫妇团聚的渴望。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结尾处,诗人感慨于世事难料,对未来充满了无奈和忧虑,但依然坚持着与丈夫之间永远的眷恋。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

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

老病忌拘束,应接丧精神。

江村意自放,林木心所欣。

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

冬菁饭之半,牛力晚来新。

深耕种数亩,未甚后四邻。

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

荆巫非苦寒,采撷接青春。

飞来两白鹤,暮啄泥中芹。

雄者左翮垂,损伤已露筋。

一步再流血,尚经矰缴勤。

三步六号叫,志屈悲哀频。

鸾皇不相待,侧颈诉高旻。

杖藜俯沙渚,为汝鼻酸辛。

形式: 古风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形式: 古风

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