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忧悬榻室,可柰污人风。
踏破青鞋底,犹疑是软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反思。诗人通过“不忧悬榻室,可奈污人风”两句,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淡然态度,与对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注形成对比。这里的“悬榻室”可能象征着个人的居所或内心的空间,而“污人风”则直指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接着,“踏破青鞋底,犹疑是软红”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矛盾心情。他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可能并不追求奢华(“青鞋底”暗示朴素),但在精神层面却对社会的现状感到困惑和不安(“犹疑是软红”中的“软红”可能暗喻社会表面的繁华背后隐藏的虚伪或不公)。这种内心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折射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人文关怀。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来莫怨春迟,去莫怨春忙。
春不随人老,谁教汝断肠。
人间三伏暑,海内一薰风。
独咏微凉句,公权似不公。
广厦千万閒,吾庐弊独寒。
犹将折弦琴,欲和薰风弹。
冬之日何速,夏之日何迟。
山中无历日,迟速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