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鲠之韵

十年三谪海边州,洛口相望阻献酬。

曾寄远诗来合浦,又传新句落丹丘。

身如古柏童童老,心似平江湛湛流。

归鸟倦飞云入岫,一瓢堪乐莫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十年间我被贬三次到海边的州,洛阳与你遥望却无法相互赠诗酬唱。
曾经我寄给你诗篇到合浦,现在又传来新的诗句落在了丹丘。
我像古老的柏树孤独而苍老,内心却像平静的江水不断流淌。
归巢的鸟儿疲倦了飞翔,白云飘入山峦,一瓢清泉足以让我感到快乐,无需再回头。

注释

十年三谪:十年间三次被贬谪。
海边州:偏远的海边州郡。
洛口:洛阳。
阻献酬:阻隔了互相的赠诗酬答。
曾寄远诗:曾经寄送远方的诗篇。
合浦:古代地名,这里指远方。
新句落丹丘:新的诗句落在了丹丘这个地方。
身如古柏:身体如同古老的柏树。
童童老:形容柏树高大且枝干挺拔的样子。
心似平江:心灵像平静的江面。
湛湛流:形容江水清澈无尽。
归鸟倦飞:归巢的鸟儿疲倦了。
云入岫:白云飘入山峰。
一瓢堪乐:一瓢清水就能带来快乐。
莫回头:不必再回头留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瓘的作品,标题为《和邓鲠之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三次贬谪,与友人邓鲠分隔两地,难以当面交流的情感。他回忆曾经通过诗篇与邓哽互通心意,现在又传来新的诗句,但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增添了时空的阻隔感。

诗人自比为一棵挺拔的老柏树,尽管岁月流逝,依然坚韧不屈,象征着他的坚韧性格。他的心境则像平静的江水,深沉而宽广,暗示着他内心的淡泊与豁达。最后,诗人以归鸟倦飞、白云入岫的自然景象作结,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一瓢饮中找到快乐,劝告自己不必过于留恋尘世,应该放下执念,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超脱情怀。

收录诗词(90)

陈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 字:莹中
  • 号:了斋
  •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 生卒年:1057-1124年

相关古诗词

再泛吴江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荔枝台

满眼春花百鸟肥,绛苞丹艳大累累。

台前采掇谁堪赠,谱外声名世不知。

颗小不堪妃子笑,味酸犹发少陵诗。

高坟拱木今何在,此品轩昂独恨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周初平

齑盐虽不饱,心与古人期。

口体非吾养,纷华任尔为。

经明逢地芥,颖脱看囊锥。

两骥皆宛种,天衢好并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友人

行人征辔路西东,霜叶翩翩舞乱红。

晓色冥朦溪浸月,阴容黯澹马嘶风。

浮生信若萍随浪,远意徒惊鸟在笼。

万事欲穷须握手,尺书相问愧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