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明府之南安

抚字及催科,三年鬓已皤。

公心如日月,浮议任风波。

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

归装无一物,空有绿旗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处理文书和催收赋税,这三年来我已两鬓斑白。
您的公正之心如同日月,对于流言蜚语您任由它起伏翻腾。
乡亲们皱着眉头诉说,孩子们拍着手欢快歌唱。
回家的行囊中空无一物,只有绿色的旗帜多得数不清。

注释

抚字:处理文书。
催科:催收赋税。
三年:过了三年。
鬓已皤:两鬓斑白。
公心:公正之心。
浮议:流言蜚语。
风波:起伏翻腾。
父老:乡亲们。
颦眉:皱眉。
儿童:孩子们。
拍掌歌:拍手歌唱。
归装:回家的行囊。
无一物:空无一物。
绿旗:绿色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送傅明府之南安》。诗中表达了对傅明府三年任期里公正无私的赞扬。"抚字及催科"描述了傅明府在处理政务和税收时的尽职尽责,"三年鬓已皤"则暗示了他为官时间之长和个人付出的努力。"公心如日月"运用比喻,赞美傅明府的公正无私如同日月般明亮,不受流言蜚语所动,"浮议任风波"则反衬出他的坚定立场。

"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通过描绘当地百姓的反应,进一步肯定了傅明府的政绩,老人们愁容满面的谈论,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拍手歌唱,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他的政绩深得人心。最后两句"归装无一物,空有绿旗多",以傅明府清廉的形象收尾,他虽然物质上并无丰厚的收获,但赢得了众多绿色旗帜(可能象征百姓的感激和支持)的荣誉,形象地展现了他为官的廉洁和受爱戴的程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画面感,是对清官典范的生动写照。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

局面新更著数宽,如何国手要投閒。

逆知后日清流祸,厌作中朝时样官。

兄弟真情求去易,君臣大义学来难。

玉音不许违三月,此意应须反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

纷纷人海中,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

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

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

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

一杯壮行色,肯作儿女别。

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

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

临风语未终,长江橹声发。

形式: 古风

送沈鍊师归武夷(其二)

焚香礼象纬,步虚声摩空。

升真古洞天,依稀五明宫。

宝珠如黍米,悬悬太虚中。

鍊师于此时,金丹满炉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沈鍊师归武夷(其一)

仙骨久已蜕,尚遗空石函。

白云最深处,猿鹤情相谙。

松花饥可飧,渴饮寒泉甘。

招邀武夷君,清风资玄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