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每天都在烟尘中度过,突然间到了禁火的日子。
边塞榆树下的河水湿润,春天的到来让盗贼又活跃起来。
时光流逝,岁月侵蚀,想起战乱中的艰辛和困苦。
在沙漠中看到白骨,令人心碎,那是故乡亲人的遗骸。

注释

日日:每天。
冒烟尘:在烟尘中。
忽忽:忽然。
禁火辰:禁火的日子。
塞榆关:边塞榆树下。
水湿:河水湿润。
边草:边塞草地。
贼回春:盗贼又活跃。
岁月:时光。
伤风迈:侵蚀。
疮痍:战乱后的创伤。
念苦辛:想起困苦。
沙中:沙漠中。
白骨:遗骨。
肠断:心碎。
故乡人:故乡亲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士兵的凄凉心境。"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表达了战争频发,军队时刻戒备的紧张气氛。而“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则写出了边疆地带的自然环境和战事的反复,给人以边塞生活孤寂与战争循环不息的感觉。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这一句子,则深刻表达了时间对士兵身心的摧残,以及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战爭苦难的反思。"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则是士兵在沙漠中看到白骨,触发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以及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交织出一幅幅深邃的战争画卷。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镊白曲

去年镊白鬓,境里犹堪认年少。

今年镊白发,两眼昏昏手战跳。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

虽盖长安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宁居。

前年依亚成都府,月请俸缗六十五。

妻儿骨肉愁欲来,偏梁阁道归得否。

长安六月尘亘天,池塘鼎沸林欲燃。

合家恸哭出门送,独驱匹马陵山巅。

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

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

专城俸入一倍多,况兼职禄霜峨峨。

山妻稚女悉迎到,时列绿樽酣酒歌。

醉来便向樽前倒,风月满头丝皓皓。

虽然减得阖门忧,又加去国五年老。

五年老,知奈何,来日少,去日多。

金锤锤碎黄金镊,更唱樽前老去歌。

形式: 古风

题筹笔驿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吁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

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醉春风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

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

江城太守须髯苍,忽然置酒开华堂。

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

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

斗门亭上柳如丝,洛水桥边月如练。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

日往月来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

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

为报时人知不知,看花对酒定无疑。

君看野外孤坟下,石羊石马是谁家。

形式: 古风

草荒留客院,泥卧喂生台。

碧碎鸳鸯瓦,香埋菡萏垆。初日晖晖上彩旄。

金鞍俯鞚尘开处,银镝离弦中处声。

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朝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