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胡秀才

胡君家住淮河上,力学养亲无外尚。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

同袍共惜仙舟远,故里争看綵服新。

人生出处何须计,父母俱存真乐事。

渭城歌彻柳青青,极目淮山渺烟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太学胡秀才》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胡秀才求学、仕途及归乡历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才华横溢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首句“胡君家住淮河上”,以淮河为背景,点出主人公的家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力学养亲无外尚”一句,揭示了胡秀才勤奋学习的初衷——为了赡养双亲,展现出他孝顺的品质。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两句,赞美胡秀才不仅才华出众,更期待在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下,能够得到真正的赏识与栽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描述了胡秀才从地方学校到更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学习历程,展现了他不断进取的精神。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运用比喻手法,将胡秀才比作温润的玉石和锋利的宝剑,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内在美德与外在才华。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表达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选拔,同时也暗示了胡秀才在仕途上的广阔前景。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描绘了京城繁华的景象,以及权贵们居住的豪华宅邸,预示着胡秀才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通过对比侯门与书斋,反映了胡秀才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外界诱惑的淡泊态度。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表达了胡秀才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描绘了胡秀才在京都的游历生活,以及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展现了胡秀才在完成使命后,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以送别场景结束,通过酒宴与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胡秀才的成长历程、人格魅力以及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对个人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斗牛图

时雨新收芳草绿,水田犁歇春耕足。

牧童高卧古树阴,陇上閒牛自相触。

各争胜负气转雄,不知为私还为公。

应笑当年挂书者,误随李密游山东。

形式: 古风

阳春曲

鹧鸪啼断声沈沈,十二楼前晴翠深。

海日初红镜中晓,满窗杨柳生繁阴。

迟迟帘幕生罗绮,帐暖流苏人未起。

九街珂佩已朝天,梦魂犹在浓香里。

觉来忽闻长乐钟,独倚朱栏春恨浓。

不知昨夜东风急,却恨满街花雨红。

形式: 古风

再奉和御制诗

天开图画烟霞间,仰瞻阊阖虎豹关。

如来法王驻幢节,大启胜会同灵山。

黄旗紫盖茏葱起,龙盘虎踞临江水。

花城近接凤城东,金殿红楼碧霄里。

宝花座上辩悬河,法海晴翻百丈波。

八极神王来拱护,九天星斗共森罗。

敷扬至理开冥昧,阴翊皇纲转昭代。

信知随处即真如,大道本来无定在。

世人惟识色非空,未解根源空色同。

烈火自在清水底,轻尘忽染宝光中。

遂将事物论成毁,昧却无中有真体。

春来花卉满郊原,眼界莫分红与紫。

百年贸贸成迷惑,身世焉知脱徽纆。

幸逢圣主开太平,玉帛梯航朝上国。

法王来自金天西,弘宣大法醒昏迷。

要令化雨沾庶类,柳枝水贮青玻瓈。

只今祇园是灵谷,祥云佳气常辉煜。

昙花飞堕半空来,大地山川总芬馥。

时时法界出荣光,照见原野晴茫茫。

又看宝塔现神影,綵翠焕发花间廊。

龙驾躬临天咫尺,回銮每待西林夕。

河清海晏圣情欢,长日从容多暇隙。

湛然止水澄灵台,红莲不染秋江埃。

鸾腾凤舞御宸翰,煌煌日月中天开。

揭之丈室龙光绕,玉户琼窗相皎皎。

万年长镇法王居,臣民永乐春台晓。

形式: 古风

送人归四明

四明开郡溟涛中,地与欧越相交通。

更唐历宋生息异,民物实与诸华同。

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献往往存流风。

安知百年太平后,楚涉作俑先群雄。

海滨忽举烽火起,城廓但见烟雾濛。

当时海内久宁谧,父老不识操戈弓。

出门相见共垂泣,何异犬豕遭罴熊。

庙堂安坐共肉食,谁肯谋虑殚贞忠。

偷安苟出一时算,表请章服蓬莱宫。

朱温遂得拜使节,侯景未几超上公。

遂令乐土成割据,不复众水归朝宗。

时清送君还故里,使我怀感心忡忡。

剩水残山定何似,故家乔木应已空。

念昔东行曾到日,郡中名胜多探穷。

湖心寺前秋月白,曹娥江上春花红。

别来屈指三十载,回首旧游难再逢。

逢君归去吊遗迹,缄书为报西飞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