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挠双成画像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

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

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

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

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

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

形式: 词牌: 瑶华

鉴赏

这首《瑶华·挠双成画像》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梦幻景象。

诗中以“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开篇,巧妙地将两位仙界的女性形象引入画面,她们从各自的仙界归来,仿佛在人间与仙境之间穿梭。接着,“向翠楼琼户”一句,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她们所居住的地方充满了仙气和灵秀之气。

“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则进一步渲染了仙界的神秘莫测,金阙西厢作为仙界的象征,其具体位置却难以寻觅,增添了诗的奇幻色彩。接下来,“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赞美了这两位仙人的非凡美貌与尊贵身份,她们在众多仙人中独树一帜。

“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描绘了她们身着紫衣,佩戴仙佩,在夜凉的汉宫中归来的情景,既展现了她们的仙风道骨,又暗示了她们与人间的某种联系。通过“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她们轻盈的动作和美妙的歌声,仿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月光下的仙乐飘渺。

“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则展示了她们在霞光映照的宫殿中宴饮,忘记了曾经在凡间听水听风的日子,表达了她们对仙界生活的深深沉浸与享受。最后,“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点明了她们虽在仙界生活,但内心仍留有一份对人间的眷恋与向往。

“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与凡人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既超脱又贴近人心的仙界画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写梦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如梦令

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

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谁共。谁共。

三十六天秋梦。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高阳台

嚼曲含香,吹笙聘月,华年心绪愔愔。

十二重帘,重重阁住春阴。

花魂蝶梦飞难度,倩何人、料理幽襟。

问春人,知否园亭,啼遍流莺。

生愁一点朝云散,把青梅细数,红豆闲吟。

尚怯馀寒,争教负了香衾。

痴鬟不放熏篝稳,坠猩红、半幅吴绫。

启湘屏,多病心情,忘系花铃。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喝火令

欲赋仙模样,空愁彩笔雕。藕丝衫子郁金翘。

立到水芝花上,罗袜未香消。

端正当窗户,停匀亸步摇。断无幽意上眉梢。

只恐凝妆,只恐背人娇。

只恐梦回香泪,揩上枕头绡。

形式: 词牌: 喝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