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衣缟服道家流,羽化江湖作白鸥。
清节夷齐无以过,可怜不解饿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素衣、秉持道家风范的人物,他选择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同一只白鸥翱翔。诗人的赞誉落在这位人物身上,称其清高节操堪比伯夷、叔齐那样的古代贤者,他们在贫困中坚守道德底线。然而,诗人也惋惜这位道人并不懂得如何在世俗中谋生,暗示他在物质上可能有些困顿,只能在沧洲(水边之地,常用来指隐居之处)忍受饥饿。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人物的高洁情操,同时也透露出对他的生活状态的同情与理解。
不详
两山相挟作眉弯,不似横云照眼寒。
料想当年馀半额,至今留得与人看。
数声雁送故乡愁,唤起沧江万顷秋。
料想日寒风色惨,可堪寂寞冷沙洲。
有腹夫谁肯贮愁,笑他宋玉浪悲秋。
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
落日残霞映绮疏,群山横翠壮规模。
登临那更添风月,唤作凌烟阁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