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叔出紫云回銮图以示坐客因为赋之

开元太平无兵戎,真人味道希夷中。

人间之乐已饶足,惟有青霄未追逐。

坐中谁似叶先生,以气为粮常辟谷。

朝登员峤夕昆崙,只与神游不要人。

忽逢邀携看月去,缥缈虚空生紫云。

蟾宫竟不容久住,仙乐飘飘送回去。

归来宫漏未移更,甲帐明釭宛如故。

汾水悲歌仙不成,梨园空没有遗声。

红尘如海涨朝市,从此无人游玉京。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开元盛世没有战乱,真正的道家人物深居简出
人间的快乐已经足够,只有天上的仙境还未追寻
座中哪位像叶先生,以清气为食,常实行辟谷修炼
他早晨攀登神仙山峰员峤,傍晚到达昆仑,只愿神游不问世事
忽然有人邀请他一同赏月,虚空中浮现出紫色祥云
月宫美景不能久留,仙乐飘飘送他回归
回到宫殿时,夜漏未改,华丽的帷帐依旧明亮如初
汾水边的悲歌未能让他成仙,梨园的音乐也已不再回响
红尘如海,都市繁华,从此再无人能游历仙境玉京

注释

兵戎:战争。
真人:道家修真者。
希夷:道家的玄妙境界。
饶足:丰富充足。
青霄:天空,这里指仙境。
叶先生: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隐士。
辟谷:道家修炼方法,不食五谷。
员峤: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昆崙:另一神话中的仙山。
邀携:邀请同行。
缥缈:虚无隐约。
甲帐:华丽的帷帐。
梨园:古代宫廷音乐机构。
红尘:世俗世界。
玉京:道教对仙境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神游八方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然物外。

"开元太平无兵戎"一句,设定了一个和平盛世的背景,但诗人的关注点不在于人间的繁华,而是渴望那种难以寻觅的人生境界。"真人味道希夷中"则揭示出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人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如同珍奇异香,难以寻找。

在"人间之乐已饶足,惟有青霄未追逐"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满足和对超自然境界的渴望。这里的“青霄”象征着高远的仙境,是诗人精神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的"坐中谁似叶先生,以气为粮常辟谷",通过提及古代道家人物叶恭,表达了对其以清净之气养生的崇敬,以及希望自己能达到这种境界。"朝登员峤夕昆崙,只与神游不要人"则写出了诗人日出而作,夜宿山中,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在"忽逢邀携看月去,缥缈虚空生紫云"这两句里,诗人借助月亮和紫云,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离开的人间世界。"蟾宫竟不容久住,仙乐飘飘送回去"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不愿长留于凡尘,而是要追寻仙乐,返回仙界的决心。

最后的几句"归来宫漏未移更,甲帐明釭宛如故。汾水悲歌仙不成,梨园空没有遗声。红尘如海涨朝市,从此无人游玉京"中,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宫禁宁静的描写,以及对往昔仙境未能长留的感慨,表达了对俗世生活的淡漠和对超脱现实的坚持。"红尘如海涨朝市,从此无人游玉京"一句,更是强调了一种彻底告别尘世、独自追求仙境的决绝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时雨

空车辗雷帜推电,千里冥冥甘雨遍。

元丰嘉号卜长年,太乙尊神宅畿甸。

斋宫夜祷天俯听,美泽朝流慰人愿。

豆苗蓬蓬粟低垂,土脉舒苏蝗不飞。

野老讴歌忘帝力,夕阳相与荷锄归。

形式: 古风

李公择山房(其一)

碧落仙官侍玉除,至今遗迹在匡庐。

当时兄弟俱年少,他日归荣比二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李公择山房

石磴不容步,乔林森回还。

闻昔有威凤,养羽留此山。

乘此去翱翔,得意今不还。

馀音落何处,尚在云泉间。

陈迹虽可寻,飞辙谁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汴河

䃕渠斜与昆河接,河远渠悭几可涉。

狂霖一涨高十寻,迅泻东来比三峡。

崩腾下与淮泗会,清泚亦容伊雒杂。

横空九阙真垂虹,怒捲千艘如败叶。

祇堪平地看汹涌,何事乘危理舟楫。

共夫鹅鹳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但忧心手一乖迕,巨舶高樯两摧折。

而余进退久安命,揭厉以望初不慑。

妻孥亦已惯江湖,笑语犹如泛山陕。

鸣弓击柝惊夜盗,掘茹捞虾佐晨馌。

时登绝径步榆柳,或面荒陂看凫鸭。

我生东南趣向野,挥弄清溪看苕霅。

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浊凌险终未惬。

觚棱渐喜金阙近,釜甑何忧米盐乏。

浑如海客泛枯槎,缭绕明河望阊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