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廷瑞有感

间维有常度,曜灵无停辀。

翩翩叶辞柯,过眼绿已稠。

弱干不盈尺,忽已高岑楼。

念昔过庭日,朋来悉良俦。

我年未成童,子少无与侔。

我质本驽骀,蹇步畏阻脩。

子如渥洼驹,猛气已食牛。

当时二老人,笑语欢且酬。

门户各有托,宁计才与不。

登门如昨日,星纪迹再周。

二老安在哉,体魄归山丘。

隔屋闻读书,玉树锵琳球。

呼灯使来前,秀气炯双眸。

问之垂九龄,属对解冥搜。

感此伤我心,泪下不可收。

来者日已长,逝者挽不留。

其间我与子,能阅几春秋。

宁复青衿佩,与子从亲游。

幸子齿犹壮,有母方白头。

刷翮凌青霄,足胜负米由。

而我风树悲,耿耿何时休。

四十已无闻,过是夫何求。

矧复病日侵,见面良可羞。

竹实不疗饥,芰制非寒裘。

躬耕苦勤劳,代耕多悔尤。

学仙竟谁成,百年等浮沤。

俛仰天地间,身世真悠悠。

时雨涨绿池,好风交平畴。

嘤嘤出谷鸟,汎汎川上鸥。

遇景适会心,旷望聊夷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世间万物有定常,太阳运行不停歇。
树叶轻盈离枝头,满眼绿色渐浓厚。
幼树不足一尺长,忽然已高入云楼。
忆往昔庭院相聚,友人皆是良友。
我未及童年,你少年无人比。
我资质平庸,畏惧艰难险阻。
你如神骏马驹,勇气胜过猛牛。
当年两位老人,笑声交谈乐融融。
各有归宿无需论,才智高低非所求。
时光流转如昨日,星移斗转又一秋。
两位老人今何在,身躯化作山中丘。
隔着房屋听读书,声如美玉击球。
唤灯前来照面,眼神明亮如明珠。
询问已是九岁童,应对敏捷如搜寻。
此情令我心伤痛,泪水止不住流淌。
来日岁月渐增长,逝去之人无法留。
你我之间共度过,多少春秋才几度。
不再向往青衫学子,愿与你同游亲朋。
幸你年纪尚健壮,母亲白发需照顾。
展翅飞翔入青天,生活所需由米粮。
我却感伤风中树,此情何时能消减。
四十而不显名,此后何求于人生。
疾病日日侵袭,相见令人羞愧。
竹米不能填饱腹,菱衣难抵寒冬。
农耕辛苦劳累多,代耕常有悔恨。
学仙之路终何成,百年如梦泡影。
俯仰天地间,人生如梦悠悠。
春雨润绿池塘,和风拂过田畴。
山谷鸟儿鸣叫,江上鸥鸟闲游。
美景触动心灵,放眼望去心旷神怡。

注释

曜灵:指太阳。
辀:古代车辕前端横木,这里比喻太阳的运行。
翩翩:形容叶子飘落的样子。
稠:众多,密集。
岑楼:高楼。
过庭日:指在庭院相聚的日子。
朋来:朋友到来。
良俦:优秀的朋友。
驽骀:劣马,比喻资质平庸。
渥洼驹:传说中的神骏马,比喻子才出众。
星纪:星象纪年。
体魄:身体和精神。
玉树:比喻美好的声音。
锵琳球: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垂九龄:将近九岁。
属对:对答,诗词中的对仗。
冥搜:深入思考,寻找答案。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学生身份。
风树:比喻自己像风中的树木,孤独无依。
耿耿:形容心情烦闷,难以排解。
躬耕:亲自耕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子女成长的关切和期望。开篇"间维有常度,曜灵无停辀"写出了时光飞逝、生命如梦的哲理。接着"翩翩叶辞柯,过眼绿已稠"以春去春来、叶落复生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

诗人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不舍和期望。"念昔过庭日,朋来悉良俦"中,"庭日"指的是孩子们在家中的乐趣时光,而"朋来悉良俦"则是说这些朋友都很优秀,暗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结交善缘,成为正直之人。

接着"我年未成童,子少无与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没有好好教育子女的遗憾。而"我质本驽骀,蹇步畏阻脩"则是说诗人的天性质朴、步履艰难,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畏惧。

"子如渥洼驹,猛气已食牛"用来形容子女的才华横溢,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强大。而"当时二老人,笑语欢且酬"则是描述诗人与另一位长者在一起,对未来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接下来的"门户各有托,宁计才与不。登门如昨日,星纪迹再周"表达了对于子女将来出阁、独立的人生道路的祝愿和对未来的规划。而"二老安在哉,体魄归山丘"则是希望自己和另一位长者能够安享晚年,身体健康地回归自然。

"隔屋闻读书,玉树锵琳球。呼灯使来前,秀气炯双眸"中的景象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其中子女正在学习,诗人则在一旁关心地照看。"问之垂九龄,属对解冥搜"则是询问子女是否已经能够理解一些深奥的知识。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温馨的场景也逐渐变得珍贵和不可再得。"感此伤我心,泪下不可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子女长大的不舍与哀愁。

最后几句"来者日已长,逝者挽不留。其间我与子,能阅几春秋。宁复青衿佩,与子从亲游"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和子女相处的时光感到珍贵,并希望能够再次与子女一同出行。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对子女成长的关切、期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司徒墓

司徒墓,荒冢累累不知数。

草中翁仲无复存,垄上牛羊自来去。

想见当时百万松,佳城在处郁葱葱。

车马时来卿相子,钟鱼声出梵王宫。

年深事远无留迹,只与耕夫资垦辟。

万古同成一窖尘,官爵高卑谁汝识。

形式: 古风

吴子隆兼隐斋歌

前驱十里旌旗红,后骑蹀躞如游龙。

绮窗阿阁最深处,归来燕坐围香风。

不如理掾吴夫子,岸帻高吟酒一中。

嵩少山头渭水边,耕云钓月老林泉。

巢由不生沮溺死,鱼虾麋鹿俱忘年。

不如理掾吴夫子,安閒寄傲庭西偏。

富贵诚可乐,幽栖端足尚。

牵黄复出上蔡门,李斯悔杀为秦相。

介推有母须求禄,不应决意归绵上。

吴夫子,听我歌。

当朝剑佩冠峨峨,趋营未免伤天和。

古来隐者亦已多,洁身乱伦如彼何。

君今非仕亦非隐,京尘不染白玉珂。

青衫从事今十载,万事忘怀真实在。

但令堂上笑平反,岂计庭前罗翠黛。

是中不减山中乐,底用青鞋游物外。

吴夫子,吾所敬。

兼隐名斋足相称,谁其尸之勾漏令。

形式: 古风

吴门道归书怀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脩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形式: 古风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昔谒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舌在不敢语,冥默疑心讪。

咸阳贵公卿,高门拥旗幡。

牵犬上蔡门,回首涕空潸。

积骸草木腥,流血川原殷。

所以三君子,决去披榛菅。

不以寸草荣,易我白日閒。

徘徊兹山巅,放荡紫翠间。

数穷会有归,山空水潺潺。

高风起遐想,往躅芬芝兰。

想此弄明月,想此发清弹。

兹坛梯玉京,兹台凝金丹。

群仙或朋来,洞户敞幽关。

缥缈钧天奏,依约云旗翻。

古涧会流泉,点笔依石阑。

遗墨堕中流,染此乱石黫。

世情喜虚诞,诳记谁能删。

峭壁起道边,雨湿苔藓斑。

剥藓访旧题,岁月犹班班。

当时往来人,逸翮超笼樊。

应期后千载,绿鬓炯朱颜。

御风游汗漫,骑鲸出颓澜。

或乘白鹤归,翩跹从妖娴。

寥寥竟谁成,遗迹空浩叹。

愚生百世下,逐妄笑冥顽。

幽寻昔未极,云卧衣裳单。

杖屦陟层巘,此怀今未阑。

矧闻廊庙议,出师锐除残。

将军贾馀勇,弭节期白檀。

已觉赋敛频,更恐戍役烦。

圣主哀元元,络绎宽诏颁。

官守孤王明,根节滋吏奸。

拟追三君游,物表寄衰孱。

彼美江夫子,拊字周茕瘝。

宁甘催科拙,不使杼柚殚。

坐令句曲天,忘此世道艰。

傥许占一丘,结庐树墙藩。

渴饮玉井泉,饥挹朝霞餐。

永无垂老别,宁忧行路难。

寄书新过雁,一诺未应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