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阁二首(其二)

流落天涯思故园,散愁郊外任蹒跚。

云归邃谷知无雨,风卷寒溪没近滩。

已见雁将归楚泽,遥知春又到长安。

桑林垄麦依稀是,祇见秦川万里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漂泊异乡心系故乡,忧愁在郊外随意漫步。
云朵归入深谷说明天晴,风吹过寒冷溪流淹没近岸。
已见大雁飞回楚地湖泽,遥想春天又将来到长安城。
桑树林和麦田模糊可见,只觉秦川大地广阔无边。

注释

流落:漂泊。
故园:故乡。
散愁:驱散忧愁。
蹒跚:步履艰难。
邃谷:深谷。
无雨:天晴。
近滩:近岸。
雁将归:大雁即将南归。
楚泽:楚地湖泽。
长安:古都长安。
桑林:种植桑树的田野。
垄麦:麦田。
秦川:泛指陕西平原。
万里宽:广阔无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心系故乡的情感。"流落天涯思故园"表达了诗人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散愁郊外任蹒跚"则写出诗人试图在郊外漫步以排解心中的愁绪,步履蹒跚,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内心状态。

"云归邃谷知无雨,风卷寒溪没近滩"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暗示时光流转,天气变化,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舒缓。"雁将归楚泽"进一步触发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归乡的联想,"遥知春又到长安"寄托了他对春天和长安(京城)的期盼。

最后两句"桑林垄麦依稀是,祇见秦川万里宽"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景色,桑树林和麦田虽依稀可见,但广阔的秦川大地却给人以空间上的辽阔感,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强化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流落他乡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景物的深情记忆,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文英阁二首(其一)

都门将酒惜分携,归路骎骎望欲迷。

千里又看新燕语,一声初听子规啼。

春风天上曾挥翰,迟日江边独杖藜。

回首三山楼阁晚,断云流水自东去。

形式: 古风

东平夫人挽章

相阀风流盛,王家地势雄。

室中兰作佩,庭下玉成丛。

啼鸟悲春槛,荒原入夜宫。

遗芳得鸿笔,论次诏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二)

淮海行摇落,文书亦罢休。

风霜欺独宿,灯火伴冥搜。

笳动朱楼晓,参横粉堞秋。

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一)

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