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二)

淮海行摇落,文书亦罢休。

风霜欺独宿,灯火伴冥搜。

笳动朱楼晓,参横粉堞秋。

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淮海之地秋意渐浓,公文事务也暂时停歇。
寒风霜雪侵袭孤眠,只有灯火照亮深夜的探索。
清早的胡笳声在朱楼回荡,夜晚的北斗星映照着城墙的白色。
宁愿承受飞镜破碎的痛苦,只求能有更大的胜利机会。

注释

淮海:指淮河和大海之间的地区,这里代指战场或某个地方。
摇落:形容秋天树叶凋零,引申为季节转换。
文书:官方文件或公文。
罢休:停止,结束。
独宿:独自过夜。
冥搜:深入细致地寻找或思考。
笳动:胡笳的声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
朱楼:红色的高楼,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粉堞:白色的城墙,代指城池。
飞镜:比喻明亮的月亮,也指天上的明镜。
大刀头:象征胜利或成功的关键时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淮海地区秋季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孤独与坚韧。"摇落"一词暗示了秋天的凋零,"文书亦罢休"表达了诗人因政治风波而被迫停止文书工作的无奈。"风霜欺独宿"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夜晚在寒冷中独自承受煎熬,"灯火伴冥搜"则写出他在微弱灯光下苦思冥想的情景。

"笳动朱楼晓"以胡笳声在拂晓时分回荡,增添了环境的凄清,"参横粉堞秋"则通过参星横斜映照城墙,渲染出深秋的寂寥。最后两句"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寓意深远,诗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只求能为自己的信念或理想争得一线生机,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秦观在困境中坚守节操、追求正义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一)

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二)

明世辞隆养,哀荣道路传。

赙丧从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伤秋泛,青缸惨夜船。

玉峰归葬处,木拱雁连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一)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白鹤观

复殿重楼堕杳冥,故基乔木尚峥嵘。

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

华表故应终化鹤,谪仙未解独骑鲸。

林泉一二儿童旧,白发衰颜只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