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新定至钱塘喜见孙观书记

桐江撝袂蚤三年,把臂重来讲旧篇。

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

虬蟠我亦思沧海,鹗荐初方上碧天。

忍把离杯又抛掷,别愁纷泊满春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桐江畔分别已三年,今日重逢携手共话往昔篇章。
街头风尘往事如梦,两鬓斑白却心静如水。
我也渴望像龙蛇盘旋于大海,如今才刚踏上青云之路。
怎能再次拿起离别的酒杯,离别的愁绪弥漫在春天的烟雾中。

注释

桐江:指桐江,浙江富春江上游的一段,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撝袂:挥袖告别之意。
蚤:早。
三年:指过去的时间。
把臂:携手,亲密交谈。
旧篇:过去的回忆或故事。
陌上:田野小路,借指现实生活。
风尘:形容世事变迁,生活艰辛。
成底事:究竟为何,到底怎么回事。
鬓边霜雪:比喻岁月流逝,头发斑白。
悠然:平静、从容。
虬蟠:形容龙蛇盘曲的样子,象征深沉的志向。
沧海:大海,常用来比喻广阔的胸怀或远大的理想。
鹗荐:比喻人才被选拔,仕途升迁。
碧天:青天,象征高远的前程。
忍:怎能,难以忍受。
离杯:离别时的酒杯,象征离别之情。
抛掷:丢弃,这里指再次举杯。
别愁:离别的愁绪。
纷泊:纷乱,弥漫。
春烟:春天的雾气,象征迷茫的未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意境。诗人通过"桐江撝袂蚤三年,把臂重来讲旧篇"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沉重感。"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慰藉,通过"虬蟠我亦思沧海,鹗荐初方上碧天"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然而,即便是在大自然中,诗人也无法摆脱离别之愁。"忍把离杯又抛掷,别愁纷泊满春烟"这一句流露出的是一种无奈与哀伤,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法留住美好的无力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的沧桑。诗人的情感世界复杂而丰富,他既有超越尘世的追求,也有无法割舍的情愫,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收录诗词(99)

张伯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堂寓兴

疏竹閒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

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桐庐县江口

桐庐江水碧,百丈见游鱼。

元是新安水,流从下濑初。

清风寒到底,明月静涵虚。

尘土谁难濯,人心自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会稽刁景纯学士

雨后稽山紫翠毫,使君千骑压云鳌。

楼台日暖花木丽,河汉夜凉丝竹高。

瀛馆久淹骐骥足,越人今识凤凰毛。

江南老守思离阔,梦想时过白鹭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新定苏七太守

闻道银符渡睦溪,桐山应为长清晖。

渔翁几十迎舟拜,沙鸟成双夹旆飞。

检点簿书茶贡蚤,体量风物橘奴肥。

题舆自愧来何晚,未得云中瞩使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