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元西园宴集得第字

旭日散微暄,乔林动清吹。

虽忻气候佳,颇觉众芳悴。

朋簪得稍盍,客屐随所憩。

华年嗟易徂,嘉会况难值。

开尊引清觞,有酒须尽醉。

情真略仪饬,理会忘物议。

维予二三子,夙宿谐深契。

岂无西掖才,未擢南宫第。

淹时姑陆沉,谁云果忘世。

独怜飘泊踪,萍蓬渺根蒂。

未知今日欢,明年复何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园宴集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旭日散微暄,乔林动清吹”以晨光初照、林间微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虽忻气候佳,颇觉众芳悴”两句,诗人虽然欣喜于天气的美好,却也感到了万物凋零的凄凉,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朋簪得稍盍,客屐随所憩”描述了宴会上朋友相聚的场景,大家或坐或行,享受着难得的欢聚时光。“华年嗟易徂,嘉会况难值”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相聚机会难得的感慨。

“开尊引清觞,有酒须尽醉”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尽情欢饮的心态,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释放情感,不留遗憾。“情真略仪饬,理会忘物议”则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诚相待、忘却世俗偏见的关系。

“维予二三子,夙宿谐深契”强调了诗人与几位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早年就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岂无西掖才,未擢南宫第”提到了几位好友虽才华横溢,但尚未得到应有的官职,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期待。

“淹时姑陆沉,谁云果忘世”暗示了诗人对好友们暂时隐退、不问世事的宽容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的无奈。“独怜飘泊踪,萍蓬渺根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好友们漂泊不定、如同浮萍般无根的生活状态的感慨。

最后,“未知今日欢,明年复何地”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镇江望京岘山有作

舣舟大江口,矫首岘京山。

山色近目睫,泄云护层峦。

吾乡忠简公,丘陇在其间。

呜呼靖康乱,九鼎纷播迁。

建炎既南狩,国事已艰难。

公方任社稷,百战心力殚。

神州将全璧,抗疏请回鸾。

大谊表日月,衷言披胆肝。

谁欤独何心,忍使弃中原。

星殒孔明死,王业遂偏安。

惟留忠诚节,宇宙垂不刊。

遗坟托兹土,孰敢樵牧干。

客途有程期,无由拜荆菅。

遗武幸可蹈,英风杳难攀。

天昏白日落,凄然洒清潸。

形式: 古风

登黄楼

昔读黄楼赋,颇疑过铺张。

今晨获登览,始觉词致长。

缅怀澶渊决,彭城预为防。

千年文章守,恩德在此乡。

只今河为患,居人极灾伤。

谁为任民社,乃独循故常。

山川今如昔,游子多慨慷。

长风城上来,飞雨湿我裳。

摩挲旧碑刻,欲去重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别昝德明归省

嗟我逼贫贱,束书来京师。

长怀出门日,含悽拜亲闱。

恐伤慈爱情,忍泪不敢挥。

飘零靡所慰,时拂身上衣。

今晨与君别,令我惨不怡。

念君富文采,烱若珊瑚枝。

成君未卒业,如何遽言归。

谓言非有他,重此定省违。

虽无毛义檄,故有阳城规。

燕郊凉风动,淮甸白云飞。

还家造膝下,再拜献酒卮。

綵衣舞且饮,此乐孰与夷。

人生适意少,处世多暌离。

东门送子行,薄言歌我辞。

形式: 古风

十一月七日出南城别陈三检讨

穷冬朔风怒,冰霰满城闉。

淩晨策我马,言送同心人。

为问将安之,南辕返江津。

关河岁已晏,胡不少逡巡。

才高世所疾,时昌命逾屯。

鹦鹉偶作赋,毕方亦遭文。

天地亦云广,宁不容子身。

子穷非我忧,道在志须伸。

所忧犯霜雪,此行多若辛。

平生离别泪,为子一沾巾。

相期有后日,去矣复何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