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今天的云彩和景色真美,秋天的山水显得格外明亮。
我提着酒壶,斟满美酒,采摘菊花在寒意中漂浮。
身处偏远之地,古老的松石增添了几分沧桑,清风吹过,乐声悠扬。
举杯照见笑容,独自欢笑,又自我斟酌。
戴着帽子醉倒在山月之下,空对美景,怀念远方的朋友。

注释

今日:当天。
云景:云彩和景色。
水绿:水色翠绿。
秋山:秋天的山。
明:明亮。
携壶:提着酒壶。
酌:斟酒。
流霞:美酒。
搴菊:采摘菊花。
寒荣:寒意中的花朵。
地远:地处偏远。
松石:松树和石头。
古:古老。
风扬:风吹起。
弦管:乐器。
窥觞:举杯照看。
欢颜:笑容。
自倾:自我斟酌。
落帽:摘下帽子。
空歌:空对美景唱歌。
怀友生:怀念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人生之乐的享受。诗人选在重阳节(九月初九)这一天,携带酒壶,去山中游玩,与大自然亲近。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当日清新的山川景色。云彩悠然,水面碧绿,秋山层峦叠嶂,光线透过山谷,显得格外分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美酒,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花的芬芳。这里的“流霞”指的是清澈的泉水或溪流之中的酒,而“搴菊”则是古代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即用菊花来制成的酒。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描述了诗人所处之地,远离尘嚣,古老的松树和石头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而微风中传来了琴瑟和谐的乐声,给人以宁静与安详。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即使是独自一人,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展现了诗人彻底放松,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月光下沉醉其中,同时也在心中思念着远方的朋友,这份思念如同歌声一般回荡在胸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山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彷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形式: 古风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汎美,而无洲渚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入朝曲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