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二)

闭门不复出,兹焉若将终。

萧然环堵间,乃复有为戎。

我师柱下史,久以雌守雄。

金刀虽云利,未闻能斫风。

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

穷甚当辟谷,徐观百年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模仿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闭门不复出,兹焉若将终”描绘了诗人选择闭门不出的生活态度,暗示着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超脱。接下来,“萧然环堵间,乃复有为戎”展现了诗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内心依然保持着坚韧和战斗的精神。

诗人自比为“我师柱下史”,暗指自己像古代的史官一样,坚守职责,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雌伏待机的智慧。他以“金刀虽云利,未闻能斫风”比喻自己的才能虽然锋利,但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暗示了现实的无奈。

“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以及对自己处境的自嘲,贫穷却并不妨碍他的精神独立。最后,“穷甚当辟谷,徐观百年中”则流露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生活困顿,也愿意通过辟谷的方式静观世事,从容面对人生的长久变迁。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苏辙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个人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馀,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四)

夜梦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欸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扬。

衰罢百无用,渐以圆斲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五)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六)

忧来感人心,悒悒久未和。

呼儿具浊酒,酒酣起长歌。

歌罢还独舞,黍麦力诚多。

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

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