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四)

夜梦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欸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扬。

衰罢百无用,渐以圆斲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和诗,以陶渊明的风格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以及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首句“夜梦披发翁,骑驎下大荒”描绘了一幅奇幻梦境,诗人梦见自己与一位奇特的老者同行,暗示着对先贤的仰慕。接下来,“独行无与游,闯然欸我堂”表达了孤独感和对知己的渴望。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赞美了老者的深邃思想,但又带有几分难以捉摸的意味。诗人聆听其言论,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未离翰墨场”,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然而,“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又暗示了诗人认为这位老者才华横溢,不应被尘世遗忘。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扬”回忆起年轻时对前辈文章的景仰,而“衰罢百无用,渐以圆斲方”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才能衰退的无奈。最后,“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淡然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失去青春活力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先贤的敬仰,也有对自我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学问的坚守。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五)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六)

忧来感人心,悒悒久未和。

呼儿具浊酒,酒酣起长歌。

歌罢还独舞,黍麦力诚多。

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

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七)

杜门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八)

耝田种紫芝,有根未堪采。

逡巡岁月度,太息毛发改。

晨朝玉露下,滴沥投沧海。

须芽忽长茂,枝叶行可待。

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