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景卢自右史假北门出疆再用前韵》。诗中描绘了汉节出使的场景,寓意深远,展现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切期盼。
首句“汉节螭坳出”,以“汉节”象征出使的使命与尊严,通过“螭坳”这一地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暗示出使者的不凡身份和重要任务。
“青毡映父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出使者的形象与“青毡”相联系,不仅描绘了其服饰的华美,也隐含着对父兄乃至整个家族荣耀的承载,体现了出使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天方摧丑虏,人已望神京”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描述和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其中,“天方摧丑虏”意味着国家正在努力对抗外敌,维护领土完整;“人已望神京”则表达了人民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强烈期盼,以及对首都的向往。
“使指今兹重,边尘定可清”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出使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出使者的到来,被视为解决边境问题的关键,预示着边疆的安宁有望实现。
最后,“归来陈口伐,莲烛问严更”两句,描绘了出使者完成任务后归来的场景。在归途中,他或许会向君主陈述战功,同时也可能在夜晚的莲花灯下询问军情,体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刻情感,以及对出使者使命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