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潮州三山神题壁(其二)

孤云悦我心,一点通神意。

流泉濯巨灵,深谷豁神智。

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

精气烛彼天,名山妥灵地。

岭表开崇祠,辽东建神帜。

六字动天威,九重颁岁祭。

相期翊国忠,我舆三神契。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云使我心欢畅,一点透露神的旨意。
流水洗净巨灵之灵性,深谷开阔了神的智慧。
妖怪是神的军队,百姓由神庇护。
精神光辉照耀天空,名山安顿着神圣之地。
岭南开设宏大的神庙,辽东树立起神的旗帜。
六个字震撼天威,九重天赐予每年的祭祀。
期待共同辅佐国家忠诚,我的车驾与三位神灵结缘。

注释

孤云:孤独的云彩。
悦:使愉快。
通神意:传达神的意愿。
濯:洗涤。
巨灵:神话中的巨大灵物。
豁:开阔。
魈魅:妖怪或幽灵。
黎庶:百姓。
精气:精神和生命力。
烛:照亮。
名山:著名的山岳。
崇祠:宏伟的神庙。
神帜:神的旗帜。
六字:神秘的六个字。
九重:指天宫。
岁祭:一年一次的祭祀。
翊国忠:辅佐国家的忠诚。
我舆:我的车驾,象征地位或权力。
三神契:与三位神灵的紧密联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元光的作品,名为《祀潮州三山神题壁(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观和神灵的崇敬之情。

“孤云悦我心,一点通神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喜悦和与神灵沟通的情怀。这里的“孤云”指的是高洁独立的云彩,而“一点”则是指心中对于神灵的那份敬畏之情。

“流泉濯巨灵,深谷豁神智。” 这两句描绘了山川之间清澈的溪流和宏伟的山谷,展示了一种自然与精神的交融。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智慧的向往。

“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 这两句则描绘了神灵的威严和保护力量。“魈魅”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怪兽,而这里被用来形容神灵的军队。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神灵的不可侵犯。

“精气烛彼天,名山妥灵地。” 这两句是对自然景观与神灵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描绘。“精气”指的是清净纯粹的气息,“烛彼天”则形容这种气息直达云霄。同时,“名山妥灵地”表明了诗人对于著名山脉中隐藏着神秘力量的信仰。

“岭表开崇祠,辽东建神帜。” 这两句是对祭祀场所和活动的描写。“岭表”指的是山脉的边缘,“崇祠”则是指用于祭祀的庄严建筑。而“辽东建神帜”则表明了在遥远的东方建立起神圣的标志。

“六字动天威,九重颁岁祭。” 这两句则与祭祀仪式有关。“六字”可能指的是某种咒语或是祈祷词,而“九重颁岁祭”表明了祭祀活动的隆重和周期性。

最后,“相期翊国忠,我的舆三神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誓言以及与三山之神之间的契约。“相期”意味着互相承诺,而“翊国忠”则是指为国家效忠。同时,“我的舆三神契”表明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三座山脉中的神灵联系在一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神灵威严的赞美,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崇敬和宗教信仰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忠诚与誓约的重视,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与精神世界之间联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语州县诸公敏(其二)

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

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

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

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形式: 古风

题龙湖(其二)

一戈探虎穴,万里到龙湖。

原上千花雨,湖边百草埔。

分曹驱鹿豕,犄角困獐狐。

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壶。

气清消雾冷,路险迫云衢。

虎帐风霆肃,龙旂日月舒。

芟除尽荆棘,雨交鉴湖娱。

形式: 古风

喜雨次曹泉州(其一)

羲和停火轮,霢霂深民福。

年康收篚文,庭寔陈秋穫。

土产若未腴,勤绥功则博。

九五垂衣裳,千万监忠朴。

铜虎谨深悬,木铎今始作。

诰敕常佩吟,酒色难湎惑。

愿皇钦福多,锡民无灾瘼。

载答圣皇恩,转轮赴河洛。

形式: 古风

题龙湖(其三)

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

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

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

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

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

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