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州县诸公敏(其二)

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

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

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

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形式: 古风

翻译

敦厚的人开启田野的教育,勤奋学习鼓励读书人。
虽然爵位各不相同,但仁爱之心本质上相通。
即使地位高低有别,如同云泥之隔,但水火不能共存。
饮用露水知道蝉的纯洁,观察面容察觉镜子的空明。
如同潜藏光芒的豹子,担任地方官必定清廉公正。
适应国家无需先后,如同云梯能卷曲或伸展自如。
天文旋转回归北方极点,水流奔赴东方都城。
参与决策尊敬年长者,忠诚执行简明的指令。
功绩更加显赫,建立国家承担孤独的重任。

注释

敦伦:敦厚的教育。
开野臾:开启田野的教育。
勤学:勤奋学习。
劝生儒:鼓励读书人。
列爵:不同的爵位。
同仁:仁爱之心。
云泥:比喻地位高低。
隔:隔阂。
水火:比喻对立关系。
相资:共存。
饮露:饮用露水。
蝉洁:蝉的纯洁。
观颜:观察面容。
鉴虚:镜子的空明。
潜光:隐藏光芒。
隐豹:豹子比喻隐士。
出宰:出任地方官。
悬鱼:以清廉著称。
适国:适应国家。
梯云:比喻仕途起伏。
北极:北方极点。
东都:东方都城。
定策:参与决策。
耆宿:年长者。
轮忠:忠诚执行。
简书:简明的指令。
勋业:功绩。
懋:显赫。
开国:建立国家。
负称孤:承担孤独的重任。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表现了对友人或同僚的一种赞美与寄托之情。开篇“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们在田野间勤勉学习、鼓励彼此成为士人的景象给予高度评价。紧接着,“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进一步强调尽管各位朋友的地位不同,但他们共同追求的是仁德,这是一条道。

诗人通过“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虽然外界可能会有一些障碍和挑战,但正如云和泥、水和火一样,本质上是可以相互借鉴和支持的。接着,“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则描绘了一种纯净无瑕的境界,通过蝉知露水之清澈,以及观颜而明心志之真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品格高尚的赞赏。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两句,用隐豹和悬鱼来比喻朋友们在职场上的表现,即便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像潜伏的豹子一样蓄势待发,一旦有机会就如同钓鱼者一般,迅速把握住成功。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则表达了朋友们在仕途上的进退自如,没有固定的顺序,他们能够像攀爬云端的梯子一样,或伸或缩,自由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接下来的“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宏大的画面,将朋友们的行动比作天体运行和江河流向,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行动的力量与方向。

最后,“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制定计划、决策时能像古人那样深思熟虑,并且在执行忠诚的职责时能够遵循最简洁明了的原则。全诗结束于“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两句,表达了朋友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功绩,在建立国家大业时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比喻和象征,赞扬了一群人在学问、品德和职业上的卓越表现,并寄托了作者对他们共同前行和成功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龙湖(其二)

一戈探虎穴,万里到龙湖。

原上千花雨,湖边百草埔。

分曹驱鹿豕,犄角困獐狐。

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壶。

气清消雾冷,路险迫云衢。

虎帐风霆肃,龙旂日月舒。

芟除尽荆棘,雨交鉴湖娱。

形式: 古风

喜雨次曹泉州(其一)

羲和停火轮,霢霂深民福。

年康收篚文,庭寔陈秋穫。

土产若未腴,勤绥功则博。

九五垂衣裳,千万监忠朴。

铜虎谨深悬,木铎今始作。

诰敕常佩吟,酒色难湎惑。

愿皇钦福多,锡民无灾瘼。

载答圣皇恩,转轮赴河洛。

形式: 古风

题龙湖(其三)

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

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

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

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

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

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形式: 古风

候夜行师七唱(其三)

戍楼西北望皇阍,日暖桃绯京国春。

公子踏青陪御辇,官民结彩庆姻门。

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

乳燕东风相对语,老亲上冢孰温存。

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

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