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松溪过淮

铁砚毛锥未策功,又携琴剑过临邛。

荆山有玉鸣朝凤,沧海无珠走夜龙。

浦口月来僧馆榻,渡头霜落客船钟。

自君别后知音少,空忆雁山溪上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还未在坚硬的铁砚上磨砺文笔,又带着琴剑走过临邛城。
荆山中的美玉在清晨发出凤鸣般的声响,深海中没有明珠却能吸引夜晚的蛟龙。
月光洒在江边僧舍的床榻,渡口的霜降敲响了客船的钟声。
自从你离开后,知心的朋友变得稀少,只能空想那雁山溪边的松林。

注释

铁砚:坚硬的砚台,常用来磨墨写字。
毛锥:毛笔的别称,这里指代写作。
荆山: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
朝凤:比喻人才或美玉被发现。
沧海:大海,形容广阔无垠。
夜龙: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浦口:江边,水边的码头。
僧馆:僧人居住的地方。
渡头: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知音: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
雁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远方或隐居之地。
溪上松:松树,常象征高洁和坚韧,也暗示友人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送吴松溪过淮》,通过对友人吴松溪过淮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首句“铁砚毛锥未策功”暗示友人尚未实现抱负,而“又携琴剑过临邛”则描绘了他带着文武之器,意气风发的形象。接下来,“荆山有玉鸣朝凤,沧海无珠走夜龙”运用象征手法,祝愿友人如美玉般才华出众,能像凤凰一样引来伯乐,或如明珠般在黑夜中也能发光。

“浦口月来僧馆榻,渡头霜落客船钟”描绘了送别场景,月光洒在僧馆的床榻上,渡口的霜降伴随着客船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自君别后知音少,空忆雁山溪上松”,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感,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雁山溪边的松树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既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哭楼梅麓

白玉楼成去作文,祇从西棘挂朝冠。

生来病苦相如渴,没后人知范叔寒。

野店春闲沽酒榼,溪堂月冷钓鱼竿。

梅花麓上谁弹泪,岁岁东风吹不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留鹤江有感

抱玉归来泪满襟,世间何许觅知音。

此生虽有噬脐悔,到死终无尝胆心。

伏枥马思云路远,避钩鱼隐石潭深。

故人若问淞江客,自采芙蓉学楚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秦鸾曲

盈盈白玉钿,袅袅黄金缕。

拍拍水晶奁,皎皎珊瑚树。

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

无处说相思,羞对秦鸾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郭西文孝庙

帝子宸游白玉京,江南遗庙尚丹青。

寝园月暗衣冠古,选阁云深笔砚灵。

清卫有威森凤戟,娇嫔无语倚龙屏。

太平天子尊儒学,锦帙黄封赐六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